第1章

第一部分:滤镜时代降临

陈小满的手指在三个手机屏幕间跳跃,如同一位疲惫的钢琴师演奏着不和谐的三重奏。微博上的她是精致探店博主,语调温柔,滤镜是低饱和度的“莫兰迪高级灰”;小红书上的她是犀利吐槽达人,用语泼辣,特效是色彩浓烈的“Y2K千禧辣妹”;抖音上的她是沉浸式体验vlogger,沉默专注,风格是“电影感胶片滤镜”。

“同一个我,在三重宇宙里人格分裂。”她对着正在录制vlog的相机叹了口气,镜头里的女孩眼底有淡淡的青黑,却被一层柔光完美覆盖,“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是思考今天该扮演谁的谁。这届网友太难带,一边喊着‘拒绝容貌焦虑’,一边给P得亲妈不认的照片点赞到飞起。”

评论区和弹幕飞快滚动。 “满姐今天又精准吐槽了我的互联网生存状态!” “真实了,我在朋友圈岁月静好,在微博疯狂嚎叫。” “求问第三个小视频的滤镜是什么!显得皮肤好好!”

陈小满翻了个优雅的白眼——这是她苦练的成果,不能破坏面部肌肉的流畅度。“滤镜?那是我调了半小时参数的手动魔法。朋友们,我们这代人是‘审美难民’,被迫流浪在各种美学标准之间,永远在寻找下一个能让我们‘看起来更好’的数码绿洲。”

就在她准备结束直播,把这堆素材剪辑成三个不同版本发布时,一条炫目的全平台推送广告强势弹出,几乎覆盖了半个屏幕。

“厌倦了选择的烦恼?受够了千篇一律的模板?「真我」APP,全球首发,重新定义‘你’。”

广告视频里,一个相貌极其普通的女孩困惑地眨着眼,随后打开了名为“真我”的应用。没有复杂的选项,没有滑竿和参数,她只是上传了一张表情懵懂的素颜照。APP界面流转过一阵仿佛DNA螺旋般的微光,几秒后,一张照片生成。还是那个女孩,眉眼鼻唇都依稀可辨,却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之光——皮肤细腻通透,眼神清澈明亮,构图和光影都完美得像大师掌镜,一种难以言喻的、极度贴合当下某种潮流却又保留了个人特征的“美”。

广告语魔性又嚣张:“「真我」——比你更懂你。基于尖端AI审美神经网络,深度解析你的审美DNA,连你的丑照,都能美得独一无二!”

陈小满,作为一名资深内容创作者,本能地嗤之以鼻:“呵,又来了。吹得天花乱坠,最后还不是一键磨皮拉到顶。”

但她的手指却不受控制地点了下载。某种职业敏感,或者说,是深藏于“审美难民”内心深处的、对一片“应许之地”的微弱渴望,驱使了她。

安装,打开,授权。界面极其简洁,甚至没有注册流程,它直接绑定了她的生物信息。提示音轻柔:“正在为陈小满解析专属审美基因…”

她犹豫了一下,从相册里挑了一张前几天熬夜赶稿后脸色蜡黄、头发凌乱的崩溃抓拍——这是她的“地狱级”测试素材,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款修图软件能挽救它于水火。

上传。DNA螺旋光再次出现。进度条飞速加载。

“叮。”

生成完毕。

陈小满愣住了。

照片上的她,依然能看出熬夜的痕迹——眼角有一点点慵懒的细纹,头发并非一丝不苟,反而有种恰到好处的蓬松慵懒感,那点疲惫没有被抹去,而是被巧妙地转化成了某种“努力生活后略带脆弱感”的故事性。肤色匀净却不过分假白,光影勾勒出的面部轮廓柔和而立体。背景里杂乱的书桌被虚化成富有生活气息的背景,桌上那杯冷掉的咖啡反而成了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