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兰停下车,推了推眼镜:“王婶,承包合同已经生效了。您要是也想包鱼塘,等明年招标吧。”
王桂花碰一鼻子灰,狠狠瞪两人一眼:“哼,看你能得意几天!”
等她走了,赵晓兰犹豫一下,从车筐里拿出个铝饭盒:“我娘多做了一些饼子...你要不嫌弃...”
李建国受宠若惊:“哎呀,太谢谢了!正好饿着呢!”他打开饭盒,抓起饼子就啃,吃得太急差点噎着。
赵晓兰忍不住抿嘴笑,又赶紧板起脸:“我是怕你饿死了没人还债。”说完蹬车就走,马尾辫在脑后一甩一甩。
李建国望着她背影,心里莫名有点暖。这姑娘面冷心热,跟前世传闻一点不差。
下午他继续修塘堰,发现水质果然开始变清,那些水草长得飞快,已经冒出嫩芽。系统提示音响起:“水质改善,可投放鱼苗。”
李建国悄悄把锦鲤苗投进塘里。五十尾小鱼苗入水就散开,金红相间,在清澈的水里格外显眼。
第三天一早,李建国被喧闹声吵醒。出门一看,塘边围了不少人,都对水里指指点点。
“快看!那鱼是金色的!”
“还有红色的!没见过这种鱼啊!”
王桂花也在人群里,阴阳怪气:“肯定是染色的!过几天就死了!”
这时,赵晓兰带着张队长匆匆赶来。原来她一早就发现鱼塘异常,赶紧去报告了。
张队长眯眼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这...这好像是城里人说的那种观赏鱼!很金贵的!”
李建国顺势接话:“队长好眼力!这叫锦鲤,大城市公园里都养这个,一尾能卖好多钱呢!”
人群哗然。王桂花尖声道:“吹牛不上税!谁家鱼能那么值钱?”
赵晓兰突然蹲下身,仔细观察水面:“张队长,您看这水也比前几天清多了。李建国确实在用心打理。”
李建国冲她眨眨眼,转头对众人说:“乡亲们放心,等我养成了,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等人都散了,赵晓兰落在最后,小声问:“你那天说的打赌...还算数吗?”
李建国咧嘴一笑:“当然算!等我明天就去县城卖鱼,换辆自行车给你看!”
赵晓兰低头从兜里掏出两块钱塞给他:“去县城的车费...算我预支的工资。”说完快步走了,耳根微微发红。
李建国捏着还带体温的钞票,愣在原地。这姑娘,是认定要给他当会计了?
塘水里,锦鲤们跃出水面,在夕阳下划出一道道金虹。
3 神奇鱼苗
天还没亮透,李建国就拎着水桶上路了。桶里装着五尾最漂亮的锦鲤,用系统提供的营养液养着,保证活蹦乱跳。
步行到公社坐班车,一路颠簸到了县城。1975年的县城比记忆中还破旧,但副食品商店门口已经有人排队了。
李建国没去菜市场,径直往县委大院去——前世他记得县委办公室主任最爱养鱼。
“站住!干什么的?”门卫拦住他。
李建国笑嘻嘻地递上一根经济烟:“同志,我找办公室王主任,送鱼来的。”
门卫打量他破旧的衣裳:“王主任也是你想见就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