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点开一看,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和空洞的口号,唯一「深度」的大概就是页面底部的网贷广告了。

傍晚时分,则会迎来「感恩」主题的鸡汤小故事,内容无非是某位商业巨鳄因为懂得感恩一个小人物而获得福报,最终走向成功。林浩的点评永远是:「懂得感恩,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做人有格局」

我忍不住腹诽:您这天天想着怎么让别人 AA 制买单的「格局」,确实挺别致的。

最绝的是临睡前,他会发来长达 60 秒的语音方阵,用他那带着迷之自信的语调,亲自总结成功学要点:「小雨啊,你看今天这个视频里讲的,就是要抓住趋势,对吧?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相遇就是一种趋势,你要多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层级,这样才能跟上我的思维,对吧?毕竟以后在一起,沟通还是要在一个频道上才好……」

我听着语音,一边佩服他总能将任何话题最终绕回自我吹嘘和对我进行「再教育」,一边默默地把手机调成了静音。

那几天,我的微信收藏里塞满了各种标题惊悚、内容干瘪的视频链接,恍惚间我以为自己不是要去相亲,而是要去参加什么成功学速成班。

而林浩,则俨然以我的人生导师自居,仿佛通过这几天的单向输出,他已经为我们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智者,而我,则是那个需要被启蒙、等待被他提升认知的幸运儿。

03 新颖的相亲方式

终于到了见面的日子。

周六下午两点,林浩提前半小时发来消息:「听说你喜欢唱歌?我定了一家不错的 KTV,边唱边聊更放松。」

我盯着手机愣了三秒。KTV 相亲?这哥们是准备用《死了都要爱》测试我肺活量吗?还是打算在《爱情买卖》的 BGM 中谈婚论嫁?

虽然内心吐槽万分,但作为一名专业记者,我还是保持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好的,地点发我一下。」

到了约定地点,我整个人傻在原地,门口站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七八个人乌泱泱地站成一排,正在叽叽喳喳自拍。见我愣在原地,一个穿着皱巴巴衬衫的男人从人群中钻出来:「小雨吧?我是林浩,这些都是我朋友,听说我相亲非要来把关!」

我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照片上的笔挺西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件领口泛黄、皱得像咸菜干的衬衫;精心打理的头发变成了油腻腻的中分;就连那辆宝马车也无影无踪。

「照片是上周拍的,西装是租的。」林浩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爽朗一笑,「我觉得相亲要真诚,所以今天以真面目示人。」

我嘴角抽搐了一下,所以之前是假面目呗?

「AA 制已经算好了,每人先交 100,多退少补!」林浩举着二维码宛如演唱会黄牛,「人多均摊比两个人划算多了,这才是聪明人的消费方式!」

他的朋友们熟练扫码付款,显然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相亲观摩团」。我强忍吐槽的冲动付了钱,内心疯狂 OS:这年头当婚托都这么卷了吗?还得组团出道?

进入包厢后,我瞬间明白了什么叫「性价比约会」。桌上摆着的是最便宜的啤酒和果盘,麦克风只有一个好的,另一个破音破得像是被卡车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