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姚知,备受冷落的宁王妃。
宁王风光霁月、誉满京城,我才学平庸、默默无闻,自是不相配。
但这只是他人戏言。
恩师曾告诫我:“女子断不可妄自菲薄。”
所以,我怎甘囿于宅舍之中,弃一方天地?
毕竟,我心中一直有个执念,它是一联诗:
“天涯何处香尤甚?最是南城红梅时。”
1 备受冷落
我从未想到,圣上会将我赐婚于宁王裴永诺。
更未想到,他会如此不待见我。
接亲之日,他迟迟未到;
洞房之夜,他弃门而去;
就连回门之时,他也不闻不问。
本来是小透明的我,险些成了京城笑柄。
尚书父亲为了我的颜面,奉酒陪笑,宁王才是以“身体不适”之由,将此事搪塞过去。
我表面风平浪静,装一副“逆来顺受”之相,实则怒气攻心。
“可恶!我姚知是何处得罪他了,他竟傲慢无礼至此!”
院中,我无心赏窗外芬芳桃李,而是恶狠狠地撕扯手帕。
丫鬟兰心急忙确认四下无人,心疼地劝慰道:
“王妃娘娘,您消消气,别绞疼了手指。”
我扔掉手帕,端来春茶一饮而尽——
“真是恶心委屈又不甘呐。”我暗自喟叹。
兰心在一旁轻轻添上茶水,试图继续劝慰:
“娘娘您别灰心,王爷这几日身体抱恙,暂时没能顾及到您,等到王爷重新恢复朝气,定不会亏待娘娘。”
“呵呵,他根本没病。”我很想直言不讳,但还是将话语硬生生咽了下去。
唉,“寄人篱下”难免多点顾忌,与我一同长大的兰心原先可是最为爽利,但自从随我来到宁王府后,也学会了忍气吞声。
“姑娘,”兰心这时悄悄凑到我耳边,用从前的称呼唤我,“您忍忍吧。”
好一个“忍忍吧”!我紧闭双眼,心中怒气以一种无奈的方式消失了大半。
数日前,我还是尚书府无忧无虑、肆意妄为的幺小姐,现在却不得不嫁与宁王,成为端庄淑雅的宁王妃。
父母亲知道我难以压制的脾性,出阁前好言相劝,无非“悉听夫命”、“遵守女德”、“宽容不妒”之类。
哥哥姐姐也提醒我宁王是怎样的“位高权重”、“威风堂堂”、“清冷孤高”。
他们都认为这场婚姻是我的“荣幸”。
唯有一人不这么认为。
在没人在意的角落,我握着她的信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她的信封上,永远绘有一支红梅。
2 会见宁王
就当我以为宁王想我守这一辈子“活寡”之时,他还是传召了我。
一队丫鬟婆子将我领出清风院,一路上对我千叮咛万嘱咐:
“王爷日夜忙碌于政事,莫为他新添烦恼。”
“王爷备好了膳席,自有符合王妃口味的。”
“王爷只是短暂停留,今日还有其他安排。”
我听着这一句一句的“王爷王爷”,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我只能顺从地微笑,并回应:
“我定会做好王妃的本职工作,不逾矩。”
膳席简单地布置在观鱼亭,客观来讲确实是处雅趣之地。
怪石、细竹、廊桥、清池自然组合,美感油然而生。池中锦鲤自在遨游,仿佛快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