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烟霭回溯

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时,林枫正蹲在老槐树下调试三脚架。深秋的暮色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将整个烟村染成一片暖金色。远处连绵的烟田在夕阳下泛起波浪,空气中弥漫着烟草特有的焦甜气息,混杂着泥土与露水的清新味道。

镜头里的秋蝉突然振翅,取景框泛起水波般的涟漪。林枫揉了揉发涩的眼眶,再抬头时,蝉鸣裹着烟草的甜香汹涌而来,仿佛要将他淹没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这种感觉既亲切又陌生,就像一首被遗忘多年的摇篮曲,突然在记忆深处响起。

晒烟场的白雾漫过脚踝,如同有生命的实体般缓缓流动。这些由烟叶蒸发的水汽形成的薄雾,在夕阳的折射下泛着淡淡的金粉色,美得令人窒息。林枫下意识地举起相机,却发现取景框中的画面又开始扭曲变形。

这是本月第十七次时空回溯。林枫数着腕表上逆行的指针,看阳光在青石板路上流淌成液态的琥珀。自从三个月前在暗房被化学试剂灼伤眼睛,每到整点他就会跌入时间的褶皱——四十八小时前的地铁站,七十二小时前的暴雨天,那些未存档的回忆像卡顿的老式放映机,在视网膜上投下泛黄的残影。

第一次发生时,他正在地铁站台等待末班车。突然之间,视线模糊,耳边响起尖锐的鸣叫。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站在空无一人的站台上,电子显示屏上的日期显示是两天前。这种体验持续了整整三分钟,期间他看到了那个经常在站台卖花的老人,而实际上,那位老人已经在一天前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小枫!"外婆的咳嗽声从雕花窗棂里渗出来,打断了他的思绪,"今天十七,早点收工。"

他应了声,将最后一张湿漉漉的烟叶底片收进防水袋。暮色像掺了灰的墨水,在屋檐瓦当间洇染开来。外婆总是特别在意农历的日期,尤其是每个月的十七。小时候他不明白,直到后来在父亲留下的笔记中看到一句话:"月盈则亏,十七为界,时空在此日最为薄弱。"

穿过晒场时,晒烟绳在晚风里摇晃,投下细长的影子,恍若无数道时空裂缝。林枫不自觉地加快脚步,这些天的经历让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格外敏感。特别是回到烟村的这三天,那种被窥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村子的变化不大,依然保持着二十年前的模样。青石板路、白墙黑瓦、雕花木窗,就连村口那棵老槐树似乎都没有长高多少。唯一的变化是多了几家农家乐和民宿,但也都是依着原来的建筑风格改建的,不至于破坏整体的古朴氛围。

林枫这次回来,表面上是应外婆的要求来帮忙采收烟叶,实际上是为了躲避城市里那些越来越频繁的时空错乱现象。他隐约觉得这些现象与烟村有着某种联系,特别是与那个关于"镜渊"的传说有关。

2 镜裂

村南头的土路亮起零星手电光,麻将声惊飞一群麻雀。林枫在裤兜里摸索打火机,铜制Zippo外壳刻着父亲二十年前的警号。这个打火机是父亲留下的遗物之一,据说是在一次办案中从嫌疑人那里缴获的。父亲总是说这个打火机有特殊的意义,但从未明确解释过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