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没有暴露身份,只说自己是一个掌握了某公司内部黑料的“深喉”。

我发给了他一些无关痛痒、但足以引起他兴趣的线索截图。

我们约定,三天后,在一个偏僻的地铁站出口见面,我会提供更多实质性的证据。

做完这一切,我感到一丝久违的掌控感。

但危险也随之而来。

第二天,我出门去图书馆查资料时,敏锐地察觉到,身后有人在跟着我。

是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戴着鸭舌帽,看似在玩手机,但他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飘向我。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是王志远的人。

他已经开始怀疑我了。

我走进地铁站,在拥挤的人潮中穿梭。

在列车门即将关闭的瞬间,我一个闪身,又从车厢里挤了出来,然后迅速跑向对面的站台,跳上了反方向的列车。

透过车窗,我看到那个黑衣男人在站台上懊恼地跺脚。

我成功甩掉了他。

但我的后背,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

危险比我想象的来得更快,也更直接。

我必须加快我的计划。

回到家,我拉上所有窗帘,将自己锁在房间里。

我开始制定一份详细到每一个步骤的反击计划。

第一步,收集更多、更全面的证据。

第二步,寻找潜在的、可以被策反的盟友。

第三步,设计一个圈套,引诱王志远主动暴露。

第四步,如何保护我自己,以及我母亲的安全。

我翻出了我多年前用过的一台旧笔记本电脑。

我记得,我曾经习惯性地将一些重要的工作邮件和文件在本地做备份。

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用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竟然真的从那块旧硬盘里,恢复出了一些被我“删除”的邮件往来记录。

其中,就有王志远和公司CFO讨论如何“优化”财务报表,以应对投资人尽职调查的邮件。

还有他和那个医疗器械公司的堂弟王志德之间的资金往来记录截图,虽然被他很快删除了,但还是留下了痕迹。

这些,都是铁证!

证据链正在一点点变得完整。

现在,是时候引蛇出洞了。

我登录了我的微信朋友圈。

这条朋友圈,只对部分前同事可见,其中就包括王志远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

我发了一张医院缴费单的照片,金额那一栏被我刻意模糊处理了。

配文是:“山穷水尽,谁能拉我一把?”

接着,我又发了一条:“手里有点东西,不知道值不值钱,希望能换点救命钱。”

我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钱走投无路、急于变现的绝望赌徒。

我相信,以王志远的为人,他看到这些,一定会认为我撑不住了,想要拿手里的“证据”来敲诈一笔。

他会轻视我,会认为可以用钱来解决我这个“麻烦”。

果不其然。

当天晚上,一个陌生的号码打给了我。

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嘶哑的男人。

“是林溪吗?”

“是我。”

“你手里的东西,王总很有兴趣。开个价吧。”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屑和施舍的意味。

“如果你够聪明,就该知道,拿一笔钱安安稳稳地给你妈治病,比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