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北京迷雾,外资阴云

1984年早春的北京站,风裹着沙粒刮在脸上,陈默却没心思擦——他攥着那部只剩1%电量的旧手机,指节泛白。林晓燕挽着他的胳膊,藏青色的呢子大衣下摆被风吹得晃,眼里却亮得像落了星:“陈默,咱们的工作室要是能在北京立住脚,以后就能让全国都看到《校园神探》了!”

两人刚跟着出版社的人走到宿舍楼下,就见光头裹着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蹲在台阶上抽烟,看见他们就像见了救星,弹掉烟蒂冲过来:“陈哥!可算等着你们了!出大事了!”

光头说的“大事”,是个叫“环球漫画”的外资出版社。这半个月里,他们把北京西城区的一栋洋楼改成了办公地,门口挂着鎏金的牌子,还雇了穿西装的保安,天天堵在其他出版社门口挖人。“他们给画手开的稿费,是咱们的三倍!”光头咽了口唾沫,“昨天我去印刷厂,听师傅说,环球还放话,要把全北京的小人书版权都买下来,以后只能看他们的书!”

陈默心里“咯噔”一下,摸出兜里的旧手机——屏幕暗着,却像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他。他让林晓燕先把行李搬上楼,自己跟着光头往环球漫画的方向走。

那栋洋楼确实扎眼,红砖墙配着落地玻璃窗,跟周围灰扑扑的居民楼格格不入。门口的海报上印着个金发碧眼的卡通人物,下面写着“用国际视野重塑中国漫画”。陈默正盯着海报看,就见张建军从楼里走出来,手里攥着个牛皮纸袋,看见他时眼神闪了一下,赶紧把纸袋往身后藏,匆匆说了句“我来查资料”,就快步走了。

“张老师怎么会来这?”光头挠挠头。陈默没说话,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自从决定来北京,张建军就总以“研究传统故事”为由往图书馆跑,可他画的《三国新说》分镜,最近却越来越怪,人物的衣服、表情,都透着股说不出的“洋气”。

回到宿舍时,林晓燕正对着一张纸发愁:“北京出版社的编辑说,环球跟他们谈了合作,想把咱们的《校园神探》改成‘国际版’,主角要改成外国人,还得加爱情戏。”

“改个屁!”陈默把纸揉成团,“咱们画的是中国的故事,凭什么改成外国人?”

夜里,陈默被手机震动惊醒。屏幕亮着,弹出一条新信息:“环球CEO杰森·李,2070年跨国文化公司高管,目标:篡改80年代中国漫画史。警惕他的‘文化替换’计划。”

信息消失的瞬间,手机彻底关机了。陈默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北京的风还在刮,可这一次,他知道自己面对的,不只是王强那样的街霸,而是能改写历史的对手。

第2章:动画初探,技术壁垒

“咱们做动画!”第二天一早,陈默把这句话甩在工作室临时办公点的桌上时,小刚手里的铅笔都掉了。

工作室租在胡同里的一个小院子,赵小红刚把账本摊开,闻言抬头:“陈默,你没开玩笑吧?做动画要相机、要胶片、要录音设备,咱们现在的钱,连台二手相机都买不起!”

“没钱就凑,没设备就自己造!”陈默把《校园神探》的小人书摊开,“咱们不用胶片,用‘定格动画’——把每一页画稿拍下来,按顺序播放,再配上音,不就是动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