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最终,我选定了三家性价比最高的工厂,签合同的时候特意加了“质量不达标可退换”的条款。品牌logo和包装设计则是我亲自上手,毕竟我学过设计,从字体到配色,改了十几版才满意——logo是一个简约的“悦”字变形,包装用了浅粉色的牛皮纸,还会附赠一张手写卡片,希望能让顾客感受到用心。

网站搭建时,我特意跟技术团队提了要求:加入用户互动模块,允许顾客上传穿搭照片、分享购物体验,还能邀请好友领优惠券。技术小哥觉得“没必要这么复杂”,我却坚持要做——我知道,未来社交电商会成为主流,提前布局才能抢占先机。

公司刚起步时,团队只有三个人:我、客服小周、运营小李。我们在写字楼租了个十平米的小办公室,白天打包发货、回复咨询,晚上开会讨论运营方案,每天忙到凌晨是常事。我更是身兼数职,既当老板又当设计师,还得兼着售后,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生怕错过顾客的消息。

最狼狈的一次,是一批连衣裙因为物流公司爆仓,延迟了三天才送达。顾客的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有人说“再也不买你们家的了”,还有人直接申请了退款。我一边让小周逐个给顾客打电话道歉,承诺赔偿二十元优惠券和小礼品,一边连夜开车去物流公司的仓库。

赶到仓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仓库里堆满了包裹,负责人一开始还推脱“没办法,只能等”。我软磨硬泡了两个小时,从公司的难处说到顾客的期待,最后甚至提出“我们自己动手找包裹”。或许是我的执着起了作用,负责人最终同意帮我们优先配送。等我和小李把五十多个包裹找出来、联系快递员发走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我靠在仓库的墙上,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着手里的发货单,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虽然累,虽然难,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悦己”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也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悦己”上线半年后,终于有了起色。凭借独特的设计和售后保障,回头客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位小有名气的时尚博主主动发笔记推荐我们的衣服,订单量一下子翻了倍。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订单数据,我和小周、小李在办公室里激动地抱在一起——所有的熬夜和奔波,终于有了回报。

也就是这时候,行业协会发来邀请,邀请“悦己”参加一场电商峰会。据说会有很多行业大佬到场分享经验,我立刻决定参加——这不仅是学习的机会,更是拓展人脉的好时机。

峰会当天,我特意穿了一身自己设计的米白色西装套裙,提前半小时赶到会场。刚找好位置坐下,台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主持人介绍下一位分享嘉宾:“接下来,让我们欢迎陆氏集团电商板块负责人,陆泽先生。”

随着掌声响起,一个穿着深色西装的男人走上台。他看起来很年轻,却自带沉稳气场,开口分享时,逻辑清晰,观点犀利——从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到私域流量的运营技巧,再到未来电商“体验式消费”的趋势,每一个观点都和我藏在心里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握着笔记本的笔越写越快,甚至忍不住在他提问互动环节,站起来补充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