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于欢,记忆中那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不平凡的高中时期,就如同电影的开场,缓缓拉开了我与李跃之间纠葛故事的帷幕。那是一个中秋之夜,皎洁的月色如水银般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街头的每一个角落,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银纱。而我,却因与父母拌了几句嘴,心情烦闷到了极点,于是便心烦意乱地出门闲逛,试图让那恼人的情绪随着脚步消散在夜风中。
就在街边公园的长椅上,我瞧见了那个孤独的身影——李跃。他宛如一座孤岛,静静地坐在那里,与周围的热闹喧嚣格格不入,仿佛被一层透明却又坚不可摧的屏障给隔绝开来。我不由自主地走近他,轻轻问道:“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呀?今天可是中秋节呢。”李跃微微抬起头,目光与我交汇的瞬间,我清晰地看到了他眼底的孤独与落寞,那眼神恰似一潭深不见底的幽泉,冰冷而寂静,让人看了忍不住心头一颤。他并没有回答我,只是很快又移开了视线,仿佛害怕别人窥探到他内心深处的秘密一般。我略微顿了顿,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月饼,递向他说:“这是我妈妈做的月饼,可好吃了,你尝尝吧。”他先是犹豫了一下,那修长的手指像是经过了一番挣扎,才缓缓伸过来,轻轻接过月饼,低低地说了声:“谢谢。”我顺势在他旁边坐下,一时间,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唯有那如水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仿佛在为这略显尴尬又静谧的氛围增添了一丝别样的温柔。
自那以后,我像是着了魔一般,在学校里总是不自觉地寻找李跃的身影。我发现他其实聪慧过人,课堂上那些复杂的难题在他面前似乎都能迎刃而解,可家庭的阴霾却始终笼罩着他,如同厚重的乌云遮住了太阳,使他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也许是出于欣赏,又或许是心底那份想要靠近他的冲动,我开始缠着他辅导我作业。起初,面对我那些在他看来颇为简单的问题,他眉头紧皱,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么笨,这题都不会。”而我却丝毫不在意他的态度,依旧笑嘻嘻地回应:“因为你聪明呀,所以才找你帮忙嘛。”或许是我的乐观和坚持慢慢起了作用,渐渐地,他似乎也习惯了我的存在,每次给我讲解题目时,都会耐心许多,声音也变得温和起来,那些复杂的知识点在他的讲解下变得清晰易懂,仿佛有了魔力一般吸引着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跃也常到我家吃饭。每一次,我总是热情地给他夹菜,眼睛里满是期待地说:“李跃,这个菜好吃,你多吃点。”他会微微点头,轻声道:“谢谢。”饭后,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晒太阳,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舒服极了。我会兴奋地跟他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手舞足蹈地描绘着同学们的窘态或是老师们的幽默瞬间,而他则会专注地听着,偶尔也会插上几句自己的见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那难得一见的浅笑。
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压得大家都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有李跃在身边,我仿佛有了无尽的力量,不再惧怕那堆积如山的试卷和紧张的备考氛围。我们相互鼓励,挑灯夜战,无数个夜晚,灯光下是我们埋头苦学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