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后的守山犬
我叫姜山,生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我们村的人,祖祖辈辈都靠山吃山,男人们有个共同的称呼——赶山人。
只是到了我这一代,真正的赶山人,只剩下我一个了。
如今的年轻人,都向往着山外的繁华世界,宁愿在城市的格子间里耗尽青春,也不愿再踏入这片古老而神秘的林海。而我,却像是被这山给拴住了魂,离不开,也不想离开。
我不是没出去过。高中毕业,我也曾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去过省城。但在那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浑身不自在。我听不懂车水马龙的喧嚣,却能听懂风吹过松林的声音;我看不惯霓虹灯的闪烁,却能看清月光下狍子奔跑的路径。
待了不到半年,我就卷起铺盖回了家。村里人都说我没出息,是个“山炮”。我爹气得一个月没跟我说话,我娘天天唉声叹气。
只有我爷爷,那个赶了一辈子山,被山风刻满了皱纹的老人,在临终前,拉着我的手,浑浊的眼睛里透着一股清明。
“山子,回来,就对了。”他说,“咱们姜家的人,是这长白山的守山犬。魂,是山给的,就得还给山。”
爷爷去世后,把他那本用油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发黄的《赶山经》传给了我。那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案。外人看来是天书,但在我眼里,却像是刻在血脉里的记忆,一看就懂。
那上面记载的,不是如何打猎,如何采参的技巧。而是一些,更古老,更玄妙的东西。
比如,如何通过观察蚂蚁搬家,来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如何通过辨别风中草木的气息,来寻找深藏地下的山珍。甚至,如何用特定的草药和手诀,与山里的“活物”进行简单的沟通。
这些,是爷爷教给我的,也是我们姜家,代代相传的秘密。
我,能听懂山的声音。
……
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我背上我的老旧帆布包,带上爷爷留下的那把老山刀,准备进山。
村口的王大娘拦住了我。
“山子,又要进山啊?可得小心点。昨天,我听说,山里好像有‘大家伙’的动静,别是黑瞎子下山了吧。”
我闻了闻风中的气息,笑了笑。
“王大娘,放心吧。不是黑瞎子,是山那头的马鹿群,在换草场呢。今天,山里太平得很。”
我告别了王大-娘,一头扎进了熟悉的林子里。
一进山,我就感觉自己,像是鱼儿回到了水里。我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风,在跟我打招呼。树,在对我点头。脚下的大地,在传递着它沉稳的心跳。
我,是这山的一部分。
我这次进山,是为了给镇上的老中医,找一味药。叫“龙爪七”,是一种长在悬崖峭壁上的珍稀草药,能治风湿痹痛。
我,没走寻常路。而是,抄了一条,只有我才知道的,野猪踩出来的小径。
路上,一只花栗鼠,从树上跳下来,对着我,“吱吱”地叫了几声。
我听懂了。
“前面有蛇?多谢了,小家伙。”我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松子,扔给了它。
我绕开了那片区域,继续往里走。
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来到了一片,陡峭的悬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