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种场合也是你能来的?识相的还是自己走吧,免得待会被侍卫赶出去,面子上不好看。”

4.

就在这时,几位衣着光鲜、看似文人模样的年轻男子注意到了我身旁的瀚儿。

他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竟直接略过了林媛一行人,面带恭敬与好奇之色,径直走到了我们这一席。

为首一位蓝衣公子率先拱手,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与激动:“恕我等唐突,敢问这位兄台,可是姓赵,名云瀚?”

瀚儿从容起身,执礼回敬,不卑不亢:“在下正是萧云瀚。不知几位兄台是?”

几位年轻公子顿时面露惊喜,相互对视一眼。

那蓝衣公子声音都提高了些许,带着十足的钦佩:“果然是赵兄!我等乃今科应试学子,兄台大名高悬榜首,‘连中三元’旷世奇才。

我等心生仰慕,特来拜会。没想到能在此得见!”

此言一出,仿佛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连中三元?!”

“天哪!今年科举的状元郎竟然如此年轻!”

“刚刚说他们还是在边城长大的,竟有如此文采?”

惊叹声、议论声瞬间淹没了刚才关于真假千金的窃窃私语。

所有的目光,都带着惊讶与赞赏投向了瀚儿。

那几位年轻学子更是争先恐后地与瀚儿结交,询问学问之道,气氛热烈非凡。

与这边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方才那几个围着林媛奉承的妇人中,有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低呼一声,目光下意识地瞥向林媛身后那个一直低着头、试图缩小存在感的年轻男子——那是林媛的亲生儿子。

“咦?王夫人,令郎今年不也应试了吗?不知成绩如何?”

有人“恰到好处”地问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在短暂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那年轻男子头垂得更低,脸涨成了猪肝色。林媛更是浑身一僵,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身旁的丈夫,那位大理寺少卿,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无需他们回答,那尴尬至极的神情和周围人了然的目光已经说明了一切——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林媛猛地抬头看向我们,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嫉妒、以及怨毒。

5.

“她儿子是状元又怎么样,你们看她的女儿,哪有半点闺阁女子的柔美?莫不是只管教儿子,不管教女儿哦~将来议亲……”

她那挑剔的目光在我女儿芸儿身上来回扫视,见芸儿因边城生活养成的不拘小节,与京城贵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