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睿话依然不算多,但总能在恰当的时候回应,或者提出一些温和的问题。
沈雅澜发现,和他聊天很舒服,不用刻意寻找话题,也不用小心翼翼地试探。
他的稳重和那份恰到好处的专注,让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一杯咖啡的时间悄然流逝。
当顾明睿看着她,认真地问出
“雅澜,这家咖啡馆的甜点看起来不错,下次如果有机会,可以请你尝尝他们的提拉米苏吗?”
的时候,沈雅澜几乎没有犹豫,就笑着点了点头:“好啊,明睿。”
走出咖啡馆,初秋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脸颊。
两人在路口道别,交换了联系方式。
“路上小心。”顾明睿说。
“你也是。”沈雅澜回应。
看着顾明睿转身离开的背影,步伐稳健,背影挺拔,
沈雅澜低头看了看手机里新添加的联系人,心里第一次对一场相亲的后续,生出了几分真切的期待。
或许,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它不总是轰轰烈烈的邂逅,也可能藏在这样一个寻常午后,
一杯拿铁与一杯美式之间,一段关于植物与母亲的,不经意的对话里。
这场相亲的序幕,似乎比她想象中,要温柔有趣得多。
第二章 暖意
与顾明睿的第一次相亲,像一杯温度适宜的温水,入口平淡,回味却有一丝甘甜。
没有预想中的尴尬离场,也没有天雷勾地火的激情碰撞,只留下一种“还想再聊聊”的舒服感觉。
分别后的第二天傍晚,沈雅澜正在给她的“肉肉”们浇水,手机“叮”地响了一声。
她拿起一看,是顾明睿发来的微信。
“雅澜,晚上好。今天工作顺利吗?”
很简单的问候,没有多余的客套。
雅澜弯了弯嘴角,指尖在屏幕上敲打:
“挺好的,孩子们今天都很乖。你呢?金融精英是不是又在加班?”
她特意加了个笑脸的表情。
很快,对方回复:
“刚结束。不算精英,只是刚好今天不忙。你说的那本植物学随笔,能告诉我书名吗?我想找来看看。”
沈雅澜有些意外,他竟然还记得。
她立刻把书名发了过去,并附带一句:
“如果你母亲也喜欢,或许她也会感兴趣。”
“好,谢谢。我会和她说说。”
一来一回,对话便自然地延续下去。
从那本书聊到他母亲养死的几盆“娇贵”绿植,又聊到雅澜班上那个调皮却很有绘画天赋的小男孩。
没有刻意找话题,却也不冷场。
顾明睿的回复总是很及时,虽然文字简洁,但能感觉到他在认真看,认真回应。
接下来的几周,他们保持着不咸不淡的联系。
大多是晚上临睡前,或者周末的午后,分享一些工作生活中的小事。
沈雅澜会拍一张自己新种的长寿花照片发给他,问他“你觉得这个颜色好看吗?”
顾明睿会回一个“好看”,偶尔再加一句“和你很配”,
让雅澜的心跳漏掉半拍,脸上微微发热。
他也会分享自己跑步时看到的城市夜景,或者转发一篇他觉得不错的财经分析
(虽然沈雅澜看得一知半解,但还是会认真回复“谢谢分解,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