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剧本·共5集·每集2000字·总10000字)
1 槐树上的“侦查兵”与歪脖鬼子
第一集:槐树上的“侦查兵”与歪脖鬼子
场景1:李家村村口大槐树底·日
冀中平原的夏天,太阳烤得土路冒白烟,村口老槐树的叶子蔫头耷脑,却藏着三个“小土猴”——十二岁的小石头扒在最高的树杈上,裤腿卷到膝盖,露出沾着泥点的小腿,手里攥着根磨得发亮的弹弓;树下胖墩蹲在草垛旁,捧着个烤红薯啃得满脸黑,红薯皮掉了一地;扎羊角辫的丫蛋坐在石头上,手里编着草绳,绳头还拴着个空火柴盒,盒里装着三只刚抓的蟋蟀。
“石头哥,你瞅啥呢?红薯都要凉了!”胖墩含糊不清地喊,嘴角沾着红薯泥。
小石头突然把手指按在嘴边:“别吵!瞅——西边道上,俩鬼子!还有王二麻子!”
仨小孩瞬间噤声。胖墩赶紧把红薯塞回怀里,烫得直咧嘴;丫蛋把蟋蟀盒揣进兜里,草绳往腰上一缠,跟只小松鼠似的蹿到树旁。小石头往下滑了两步,扒着树枝眯眼瞅:远处土路上,两个穿黄军装的鬼子正晃悠过来,前头带路的是汉奸王二麻子——他脑门上的麻子比往常更红,想必是昨天被村长骂了,又挨了鬼子的巴掌。
走在前头的鬼子高个,歪戴军帽,领口扣子扣错了扣眼,腰里别着把歪把子枪,枪托还掉了块漆——这是小队长龟田,据说上次下乡抢鸡,被母鸡啄了鼻子,至今鼻尖还红着。后头矮个鬼子跟在后面,肚子腆着,走路一摇一摆,手里攥着个空饭盒,时不时舔舔嘴唇——这是兵卒松井,出了名的贪吃,上次抢了户人家的包子,连笼屉都想扛走。
“他俩准是来抢新收的麦子!”小石头攥紧弹弓,“胖墩,你去村西头把晒麦场的草垛挪俩,挡着点;丫蛋,你回家拿点鞭炮和红布,咱给他们整个‘大礼’;我在树上盯着,等他们过来就打暗号——学三声布谷鸟叫!”
胖墩拍了拍胸脯,刚要跑,怀里的红薯“咚”地掉在地上,滚到草垛旁。他刚要捡,小石头赶紧喊:“别捡了!鬼子鼻子灵,闻着香味该过来了!”胖墩咽了口唾沫,狠狠踩了踩红薯皮,跟兔子似的蹿没影了。丫蛋也拎着小布包,扎着羊角辫跑回家,辫梢上还沾着片槐树叶。
场景2:李家村晒麦场·日
龟田和松井跟着王二麻子晃到晒麦场,老远就看见几堆麦垛,松井眼睛都亮了,舔着嘴唇说:“太君,麦……麦子!磨成面,能做馒头!”
龟田抬手扇了他一巴掌:“慌什么!先看看有没有八路!”说着就往麦垛走,刚迈出两步,脚下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是丫蛋刚编的草绳,一头拴在麦垛上,另一头拴在石头上。龟田“哎哟”一声,摔了个嘴啃泥,歪把子枪也飞了出去,正好砸在松井肚子上。
松井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王二麻子赶紧跑过来扶龟田:“太君,您没事吧?准是八路设的陷阱!”
龟田刚要骂,树上突然传来三声“布谷——布谷——布谷——”。他抬头一看,只见小石头趴在树杈上,手里举着个红布包,冲他咧嘴笑。
“小孩!下来!”龟田指着小石头喊,“你的,看见八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