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但在光鲜的报道之下,是另一番景象。

不少匿名的帖子里,都在议论这家公司行事作风霸道,为了拿项目不择手段。

甚至有帖子爆料,几年前市环保部门曾对他们发起过调查,但最后都不了了之,负责人还被调了岗。

我妈一个普通的退休女工,是怎么和这样一家公司扯上关系的?

我打开了母亲的手机。屏保是她最爱的一株兰花。我颤抖着手指,点开了相册。

里面全是她平时拍的照片,公园里的花,市场上的菜,小区的流浪猫……都是些琐碎日常。

我一张张地翻过去,眼泪不知不觉就模糊了视线。

突然,我的手指停住了。

那是一张风景照,拍的是傍晚的火烧云。我妈的拍照技术不好,构图有些歪斜,把路边的一辆车也拍了进去。

一辆蓝色的卡车。

我立刻将照片放大。

虽然因为光线和距离,画面很模糊,但我还是能清楚地看到,车身侧面的绿源环保。

她发现了他们的秘密,所以,她才会被灭口。

03

深夜,我打开电脑,注册了一个全新的匿名邮箱。我将我在空地“看”到的一切,用文字一点点敲了出来。连同我妈手机里的那张照片,一并打包。

邮件的接收人,是我从本地新闻网上找到的一位记者。他以深度调查报道闻名,据说很有正义感。

我紧张地刷新着邮箱,每一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两天后,我收到了回复。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您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我们会进行初步调查。”

短短一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

可仅仅过了三天,第二封邮件就来了。

“女士,关于您反映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了解。但您提供的线索,尤其是关于‘画面’的部分,无法作为有效证据。绿源环保背景复杂,我们建议您不要再继续追查此事,注意安全。”

我盯着屏幕上的“注意安全”四个字,一股无力感瞬间将我淹没。

他们放弃了。一句“背景复杂”,就将我妈的死轻轻揭过。

我不甘心。

我换了渠道,向市里的环保部门、纪检委的公开邮箱,一遍遍地投递我的匿名举报信。

结果,全都石沉大海。

没过几天,本地好几个主流媒体上,都出现了关于“绿源环保”的正面宣传。

陆远征以青年企业家的身份,出席慈善晚宴,向环保基金会捐款。

照片上的他,笑容温和,眼神真诚。

那些网络上零星的负面传闻,一夜之间消失得干干净净。

我明白了,他们不仅能掩盖罪恶,更能操纵舆论,将黑的洗成白的。

这条路走不通,我就自己走!

我开始每天蹲守在“绿源环保”公司附近的一个公交站台,用帽子和口罩把自己伪装起来,观察着那些蓝色卡车的动向。

终于,在一个下午,我看到一辆蓝色卡车驶出了公司大门。我立刻拦下一辆出租车,跟了上去。

“师傅,跟着前面那辆蓝色卡车,保持点距离。”

卡车没有走向市区,而是拐上了一条通往郊区的公路。

就在我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时,出租车司机突然开口:“姑娘,后面有辆黑车,跟我们有段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