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然正给3床老太太换药。
手机突然在白大褂口袋里震起来。
老太太眼尖,瞅着她口袋动了动,笑:“温医生,接电话呗,别耽误事。”
“没事,估计是推销电话。”温然头没抬,镊子夹着碘伏棉球往伤口上敷。
老太太上周摔了腿,伤口刚拆线,得轻着点。可手机震得没完,“嗡嗡”的贴着腰,麻得人有点分神。
她腾出一只手掏手机,屏幕上跳着的名字让她指尖顿了顿,“沈亦舟”。
不是“沈队”,是她上次改的备注。
这阵子忙得没顾上想别的,这会儿看见这三个字,倒像看见块冰,凉飕飕的往心里钻。
旁边帮忙递纱布的护士凑过来看了眼,小声惊:“沈队?他咋给你打电话了?平时不都是小李传话吗?”
温然定了定神,按了“拒接”。
老太太还在问“谁呀这么执着”,她扯了扯嘴角:“同事,问工作的事。”
指尖在屏幕上敲,回了条短信:
“正在手术,有事请留言。”。
其实哪在手术,就是不想接。
把手机塞回口袋时,手心有点汗。
老太太盯着她笑:“温医生脸咋红了?是不是对象啊?”
“不是不是。”
温然赶紧摆手,棉球差点掉地上,“就是普通同事。”
普通同事。
这四个字说出口,心里松快了点,又有点说不清的滋味。
换完药回办公室,刚坐下喝了口温水,手机又震了。
是沈亦舟的短信:“调病历,需你科室签字。”
还是那副公事公办的语气,连个标点都省得带情绪。
温然松了口气,还好,没说别的。
她拿着病历往档案室走,脚步慢悠悠的,路过护士站时,看见张医生正站在那儿跟护士长说话,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
“温医生。”张医生先看见她,笑了笑,“刚给你带了点粥,放护士站了,你忙完记得吃。”
“谢啦张医生。”温然点头笑了笑,没多停,沈亦舟还在等签字,总不能让人久等。
可走了两步又回头,看见张医生正把保温桶往护士站的恒温柜里塞,还特意嘱咐“别凉了”。
沈亦舟就站在档案室门口的走廊里。
他没穿警服,穿件黑色冲锋衣,拉链拉到顶,只露着点下巴。
手里捏着本病历夹,没看她,眼睛盯着墙上的科室介绍,上面印着“急诊医学科诊疗范围”,字都快被他看出洞了。
温然走过去,把签好字的病历递过去:“签好了。”
他这才回头。
目光在她脸上停了半秒,没多停留,接过病历翻了翻。
指尖碰了下她的手,像上次在急诊室他攥住她手腕那样,带着点薄茧的糙意,却快得像错觉,立刻缩了回去。
“谢谢。”
温然愣了愣。
这是他第一次跟她说“谢谢”。
以前她送咖啡送胃药,他最多皱着眉说“不用麻烦”;她熬夜给他查旧病历,他就回个“知道了”。这会儿签个破字,倒换来了句“谢谢”。
她没接话,往后退了半步,保持着普通同事该有的距离。
他却没走,捏着病历夹站在那儿,走廊的风吹得他冲锋衣下摆动了动。
过了会儿突然说:“上次……嫌犯恢复得不错。”
温然反应了两秒才想起“上次”是哪次。
跨市贩毒案那个被砍伤的嫌犯,当时是她缝合的伤口。
她点了点头:“知道了。”
说完转身就往病房区走,没回头。
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噔噔”响,像在跟自己较劲。
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下,不是沈亦舟。
是张医生发来的:“刚看到你在忙,晚饭给你带了份粥,放护士站了。一定记得吃。”后面还跟了个笑脸表情。
温然盯着屏幕笑了笑,指尖敲了句“谢啦,等会儿就去吃”。
心里那点说不清的涩意淡了点,刚才沈亦舟打电话时,她都没这么慌。
走到护士站拿粥时,护士长凑过来挤眼睛:“张医生对你多上心,天天给你带吃的。”
“就是顺路。”温然打开保温桶,小米粥的香味飘出来,温温的刚好能喝。
“顺路?”
护士长撇撇嘴,“他心内科在东楼,咱急诊在西楼,顺哪门子路?我瞅着他就是对你有意思。”
温然没接话,低头喝粥。
粥熬得糯糯的,还放了点南瓜,是她上次跟张医生随口提过“小米粥放南瓜甜乎”。
手机又震了,这次是小李发来的:“温医生!沈队是不是找你了?他刚才回队里脸黑得很,把病历往桌上一摔,吓我一跳!”
温然咬着勺子回:“就签个名,没事。”
小李秒回:“没事?他刚才还问我‘温医生最近忙不忙’,我跟他说你天天泡在医院,他脸更黑了!”
温然皱了皱眉,没再回。
把手机调回静音塞回口袋时,看见沈亦舟的对话框还停留在那句“调病历,需你科室签字”。
她犹豫了下,长按对话框,把他从“工作往来”分组里拖出来,扔进了“普通同事”的分组,跟医院食堂打饭阿姨、药房发药小哥一个待遇。
护士长还在旁边念叨:“沈队有啥好?冷冰冰的跟块石头似的,哪有张医生贴心……”
温然喝着粥笑了笑。
以前总觉得石头能捂热,现在才发现,还是温水煮茶舒服。
窗外的天快黑了,急诊室的灯又亮了起来。温然把空保温桶洗干净放好,转身往病房走。
3床老太太该测血糖了,还有好多事等着做呢。至于沈亦舟脸黑不黑,跟她有啥关系?
普通同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