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卧室,王诗文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用左手整理着行李。
右臂的石膏已经拆掉,换成了轻便的固定支架,医生说过两周就能完全康复。
她拾起床头那根铜柄绣花针,阳光在针尖上跳跃,折射出细碎的金光。
"诗文,收拾好了吗?"爷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伴随着轻轻的敲门声。
"马上就好。"她将绣花针别在衣领内侧,起身打开房门。
王新怀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袋刚买回来的豆浆和油条。
八十多岁的老人背有些佝偻,但眼睛依然清亮。自从奶奶去世后,爷爷的头发白得更快了,像落了一层薄雪。
"趁热吃。"爷爷把早餐放在小茶几上,"你妈刚打电话来,说下午过来看看你。"
王诗文盛粥的手微微一顿。
自从修改了人生节点,她与母亲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单方面的忍让,而是学会设立界限。
但多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我跟她说不用特意跑一趟。"她舀了一勺白糖放进爷爷的豆浆里,"您最近睡眠怎么样?"
"好多了。"爷爷啜了一口豆浆,热气模糊了他的老花镜,"你回来陪我这几天,我睡得踏实。"
王诗文鼻子一酸。在原来的时间线里,奶奶去世后她沉浸在自责中,连爷爷最需要陪伴的时候都没能好好照顾他。
而现在,她辞去了工作,专门回来陪老人度过这段最难熬的日子。
一周前出院时,医生诊断书上写着"低血糖晕倒导致右臂骨折",与记忆中惨烈的车祸完全不同。
这个小小的改变,让她避开了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能够及时回到爷爷身边。
"今天想去看看奶奶吗?"她轻声问。
爷爷的手抖了一下,几滴豆浆溅在桌面上:"好。"
---
南山公墓的午后静谧安宁。王诗文搀着爷爷,一步步走上青石板台阶。奶奶的墓碑前,那束上周摆放的白色马蹄莲已经有些蔫了。
王诗文从背包里取出新买的鲜花,是奶奶最喜欢的百合。她动作笨拙地用单手整理着花束,固定支架让她的右手看起来像个生锈的机械臂。
"我来吧。"爷爷接过花,仔细地插进墓碑前的瓷瓶里。老人的手指拂过墓碑上奶奶的照片,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爱人的脸颊。
"老伴啊,诗文回来看你了。"爷爷的声音有些哽咽,"这孩子现在可出息了,在城里大公司上班..."
王诗文跪下来,用左手轻轻擦拭墓碑。
"奶奶,我学会刺绣了。"她对着照片上慈祥的老人低语,"虽然只会最简单的针法..."
这是个小小的谎言。
在现实世界里她确实没碰过针线,但林晚秋的记忆如同时刻流淌在她血液里。
那根绣花针别在衣领下,仿佛有生命般微微发烫。
爷爷惊讶地看着她:"什么时候学的?"
"住院的时候,隔壁床阿姨教的。"她随口编了个理由,从包里取出一块绣了一半的手帕,"您看,这是给您的。"
手帕上歪歪扭扭地绣着一棵松树,针脚凌乱得可笑。
但在松树下方,几个精巧的楷体小字却异常工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爷爷接过手帕,老花镜后的眼睛湿润了:"这字..."
"是照着奶奶的字绣的。"王诗文轻声说。
她当然不会告诉爷爷,这几个字是昨晚她尝试激活"绣花针"时,林晚秋的技艺短暂附体留下的。
那一瞬间,她仿佛又回到了流霞绣庄,指尖翻飞间丝线如臂使指。
爷爷将手帕郑重地折好,放进胸前的口袋里:"你奶奶要是知道,一定很高兴。"
下山时,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爷爷的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些,时不时摸一摸胸前口袋里的手帕。
---
回到家时,母亲孔繁已经等在门口,脚边放着几个鼓鼓的塑料袋。
"怎么才回来?"她皱眉道,"我在这等了一个多小时。"
在原来的时间线里,这样的责备会让王诗文立刻道歉。
但现在,她只是平静地掏出钥匙:"我带爷爷去看了奶奶。您应该提前打个电话。"
孔繁愣了一下,似乎不习惯女儿这样的回应。她提起塑料袋跟着进门:"买了些排骨和水果,给你补补身体。"
厨房里很快传来剁骨头的声音。王诗文帮爷爷倒了杯茶,打开电视调到老人最爱看的戏曲频道。
"诗文,"爷爷突然压低声音,"你妈最近变了不少。"
王诗文看向厨房。透过玻璃门,能看到母亲忙碌的背影。确实,在修改后的记忆里,母亲虽然还是爱唠叨,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处处控制她了。
"人都是会变的。"她轻声回答。
晚饭出乎意料地和谐。母亲甚至主动提起姐姐王诗怡要结婚的消息,这在以前是绝对的禁忌——因为姐夫是母亲当初强烈反对的"穷小子"。
"婚礼定在下个月。"孔繁给王诗文夹了块排骨,"你手臂能好吗?"
"应该没问题。"王诗文有些惊讶于母亲的转变,"姐夫人挺好的,对姐姐也好。"
她本以为母亲会像往常一样反驳,没想到孔繁只是叹了口气:"随她去吧,你们姐妹俩现在哪个听我的?"
这句话里少了往日的尖刻,多了几分无奈的认命。王诗文和爷爷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
饭后,她主动收拾碗筷。
母亲站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道:"你辞职的事...要是钱不够用,妈这里还有些..."
王诗文手上的动作顿住了。在她的记忆里,母亲从未主动提出过经济支援。
"不用了,我有积蓄。"她轻声说,"就想多陪陪爷爷。"
孔繁点点头,没再坚持。临走时,她突然转身抱了抱女儿,动作生硬得像第一次做这个动作:"照顾好自己。"
门关上后,王诗文站在原地久久未动。这个拥抱在原来的时间线里从未发生过。
"系统,"她在心中呼唤,"这些改变都是因为那个修改的节点吗?"
"蝴蝶效应。"系统的声音响起,"一个关键节点的改变,会引发连锁反应。宿主的勇气值提升也影响了周围人的态度。"
王诗文走到阳台上,夜风拂过面颊。一周的休养即将结束,她已经做好了迎接下一个任务的准备。
"系统,可以开启新的任务了吗?"
"宿主身体恢复状况良好,精神稳定度达标。"系统机械音中似乎带着一丝赞许,"0323号系统确认,将开启第二个任务世界,请宿主做好准备,准备传送中......"
王诗文最后看了一眼卧室墙上奶奶的照片,轻轻按了按衣领下的绣花针。
"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