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暮色里,林忆珊的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在这个陌生的年代,这个陌生的山村,这个沉默寡言的小男孩,成了她唯一的微光。

接下来的日子,林忆珊开始努力适应这里的生活。她听不懂村民们浓重的方言,就一点点地学;她不会干农活,就帮着村里的妇女们做些缝补的活计;她身无分文,只能靠村民们偶尔接济的粗粮度日。

而陈东骏,成了她与这个世界连接的桥梁。他每天都会来看她,有时是带来一把野菜,有时是送来几块晒干的柴禾,有时只是默默地坐在门口,看着她忙碌。林忆珊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沉默,却很聪明,眼里有着不属于他年龄的坚韧。

有一次,林忆珊看到陈东骏在地上用树枝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她凑过去一看,是几个简单的汉字。

“你在学写字?”她问道。

陈东骏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用脚把字蹭掉了。

“我教你吧。”林忆珊脱口而出。在现代,她是师范大学的学生,教书育人是她的梦想。

陈东骏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又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她。

林忆珊笑着点头:“真的,我教你认字、算数,好不好?”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那是林忆珊第一次看到他露出如此明显的情绪。

从那天起,林忆珊的小屋里多了一项固定的活动。她用捡来的烟盒纸背面当本子,用烧黑的木炭当笔,教陈东骏认字。她从最简单的“山”“水”“日”“月”教起,教他数数,教他简单的加减法。陈东骏学得很快,总是睁着一双求知的眼睛,听得格外认真。

休息的时候,林忆珊会给陈东骏讲山外的世界。她讲高楼大厦,讲能在天上飞的飞机,讲可以和远方的人说话的电话,讲那个可以看到全世界的网络。陈东骏总是听得入了迷,小脸上满是向往。

“忆珊姐姐,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他会这样问,语气里带着孩童的天真。

“当然是真的,”林忆珊摸着他的头,“以后你好好学习,就能走出大山,看到这些东西了。”

“嗯!”陈东骏用力点头,把她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林忆珊还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帮村里解决了一些小难题。她看到村民们用的锄头很笨重,就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建议他们把锄头柄改得更符合力学原理,果然省力了不少;有小孩上山割草时被蛇咬伤,村里的土办法是用嘴吸,她急忙制止,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布带在伤口上方绑扎,延缓毒液扩散,虽然不知道最终效果如何,但至少避免了更危险的做法。

渐渐地,村里人对林忆珊的态度好了起来,不再把她当成一个奇怪的外来者。他们会主动给她送些吃的,会跟她聊些村里的家常。而陈东骏,更是把她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仙女姐姐”,对她的话奉若神明。他会把自己攒了好几天的野果偷偷放在她门口,会在她屋子漏雨时,默默地搬来石块堵住缺口。

时间在平静中悄然流逝,转眼就过了半年。陈家坳的冬天来得早,山林被白雪覆盖,显得格外寂静。林忆珊已经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甚至开始觉得,或许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