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门初见,玉簪为聘
大周朝,承平三十年。
帝都长安,春风和煦,柳絮如烟。正是上元佳节过后不久,城中的喜庆气息尚未完全散去。定远侯府的嫡长女沈知微,正坐在自己闺房的窗前,手中捻着一支新得的白玉簪,簪头雕琢成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温润剔透,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这是她及笄礼上,父亲沈毅,当朝定远侯,亲自为她戴上的。他说:“我们家的知微,就如这玉兰一般,清雅高洁,不与凡花争艳,自有其风骨。”
沈知微那时只是羞涩地低着头,心里却甜得像浸了蜜。她自幼便是侯府的掌上明珠,父亲是手握兵权的实权侯爵,母亲是出身江南书香世家的大家闺秀。她上有兄长沈彦疼爱,下有弟弟沈敬承欢膝下,自小锦衣玉食,诗书礼仪无一不精,更难得的是,她没有半分娇纵之气,反而性情温婉,心地善良,是长安城里无数世家公子梦寐以求的佳偶。
而镇国公府的世子萧彻,便是这无数人中最耀眼的一个。
镇国公府,大周朝百年世家,世代镇守北疆,功勋卓著,府中子弟多为将才。萧彻作为长房长孙,更是被寄予厚望。他年仅二十,便已在御前听政,随祖父出征,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昭武将军”,风头一时无两。他生得俊美无俦,剑眉星目,身姿挺拔如松,一身玄色劲装更衬得他气质冷冽如霜,却又偏偏在对待沈知微时,眼中会化开一池春水。
他们的初见,是在三年前的春日宴上。彼时沈知微才十三岁,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被母亲拉着去赴皇后娘娘的宫宴。宴会上,贵女们争奇斗艳,贵公子们高谈阔论,她觉得无趣,便悄悄溜到了御花园的湖边。
湖边一株老梨树下,一个少年正负手而立,白衣胜雪,身形修长。他望着满树梨花,神情落寞,与宴会的喧嚣格格不入。沈知微一时好奇,便多看了几眼。恰在此时,一阵风吹过,梨花如雪般簌簌落下,有几片沾在了他的发梢和肩上。
沈知微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走上前,轻声说:“公子,你头上有花瓣。”
少年闻声回头,那一眼,仿佛让时间都静止了。他的眼睛很亮,像寒夜里的星辰,带着一丝疏离,却在看到她清澈的眼眸时,微微一怔。他抬手,将发梢的花瓣拂去,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多谢姑娘。”
那笑容,如冰雪初融,瞬间击中了沈知微的心。
后来她才知道,他就是镇国公府的世子,萧彻。那日,他刚刚从北疆回来,在朝堂上因与几位老臣意见不合,心中烦闷,才独自一人躲到这里。
自那以后,萧彻便时常出现在她的世界里。他会以“向侯爷请教兵法”为名,来定远侯府,却总是“恰好”碰到在花园里读书的她。他会差人送来北疆特有的风干牛肉和烈酒,说是给沈将军的,却总会附带一盒她最爱吃的江南蜜饯。他会在她及笄礼那天,送上那支价值连城的白玉兰玉簪,当着满堂宾客的面,对沈毅说:“侯爷,此簪洁白无瑕,正如知微姑娘。萧彻不才,愿以此簪为聘,求娶姑娘为妻,一生一世,护她周全。”
那番话,掷地有声,让沈知微的脸颊红得能滴出血来。父亲沈毅沉吟片刻,看着女儿眼中毫不掩饰的爱慕与羞涩,又看了看萧彻眼中不容置疑的真诚,最终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