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悦将这些调查结果写成了一篇新的报道,向公众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并向陈宇道歉。报道发出后,网友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也开始反思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林悦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她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素养,更要有一颗敬畏真相的心。

几个月后,林悦在一次采访中遇到了陈宇。陈宇看起来已经恢复了健康,他对林悦说,自己并没有怪她,他知道她也是为了追求真相。林悦感激地看着陈宇,她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个世界上,真相往往比想象中更加复杂,我们需要做的,是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去寻找那隐藏在背后的真实。

(二)

林悦再次见到陈宇是在深秋的咖啡馆,玻璃窗上凝着薄薄的水汽,把窗外的银杏染成一片模糊的金。他穿着驼色大衣,右手还戴着护具——那是从七楼坠下时留下的伤,医生说神经恢复至少需要两年。

“我妈把你那篇道歉报道裱起来了。”陈宇搅动着杯里的热可可,指腹无意识摩挲着杯壁,“她说,总算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看错了。”

林悦握着温热的拿铁,指尖泛白。那篇报道发出后,她主动向报社申请了停职,每天泡在图书馆看心理学书籍,试图弄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会那么笃定陈宇在说谎。直到看见“确认偏误”这个词——人一旦认定某个结论,就会拼命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对相反的线索视而不见。

“苏瑶的日记,你看了吗?”陈宇突然开口。

林悦点头。那本带锁的粉色笔记本是苏瑶母亲后来托警方转交的,扉页上贴着偶像的贴纸,里面却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挣扎。3月17日写着“报表又错了,老板看我的眼神像在看垃圾”;4月2日画了个哭脸,“陈宇帮我改方案到凌晨,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没用”;6月1日,也就是坠楼前一天,只有一行字:“天好像永远不会亮了。”

“她总说自己是拖累。”陈宇的声音低了下去,“有次加班到凌晨,她突然问我,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