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心理素质也太差了吧?尾流颠簸而已,家常便饭啊。”
“这种状态怎么过得了年度复训的?”
“听说还是关系户,难怪了。”
陈敬元的脸色,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他终于意识到,这个在他面前永远表现得“积极向上”的林悦,似乎还有他完全不了解的另一面。
我收起手机,平静地说道:“我不管你们公司内部怎么处理。我只提醒你,机长,你的职责,不仅仅是把飞机安全地开到目的地。保证你的整个机组,每一个成员,都在专业、稳定的状态,同样是你的责任。”
“如果下一次,遇到的是真正的紧急情况,比如晴空颠簸,或者发动机失效,你敢保证,她不会因为惊慌失措,在客舱里引起更大的混乱吗?”
我留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回了我们自己的卧室。
我知道,怀疑的种子,这一次,是真的在他心里,种下了。
而我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个机会,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让他无法再忽视的参天大树。
77
林悦似乎真的被我的“敲打”镇住了。接下来的半个多月,她安分了许多。朋友圈里不再有任何含沙射影的内容,发的都是一些“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鸡汤。
陈敬元也彻底进入了“戒备”状态,在公司里和林悦保持着明显的距离。有好几次,他回来都跟我“汇报”,说林悦又想找机会跟他请教问题,都被他用“开会”、“写报告”之类的借口挡了回去。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事情没那么简单。对于林悦这种级别的猎手来说,暂时的蛰伏,往往是在等待一个更致命的出击时机。
果然,机会很快就来了。
月底,航空公司要选派一批优秀的青年机组,去欧洲进行一个为期半个月的业务交流。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机会,无论是对履历还是对未来的晋升,都大有裨益。陈敬元作为777机队的业务骨干,是内定的带队机长之一。
而空乘队伍的名额,则需要通过内部选拔。
就在选拔结果公布的前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闺蜜打来的“情报电话”。
“清清,出事了!那个林悦,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竟然进了欧洲交流的名单!”
我皱了皱眉:“她一个还没转正的新人,凭什么?”
“我听我老公(也在航空公司工作)说,她搞了个‘苦肉计’!”闺蜜的语气义愤填膺,“前几天不是有个飞三亚的航班,遇到了一个特别难缠的‘空怒族’乘客吗?据说那个乘客对一个实习小空乘又打又骂,当时就是林悦冲上去,挡在了那个小姑娘前面,自己挨了那个乘客一巴掌,还被泼了一身饮料。最后闹到机场警察都来了。”
“这事被她们客舱部的领导知道了,就觉得她‘有担当、临危不惧’,直接给了她一个奖励名额,破格让她参加这次欧洲交流。”
我听完,沉默了。
这剧情,听起来,天衣无缝。一个保护同事、勇敢面对危险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那个‘空怒族’乘客,最后怎么处理的?”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