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丫背着草篮赶来时,正看见护林青年和牧畜老人要扯对方的衣襟。“长老,青丫有主意!” 青丫往古木旁的空地跑,从篮里拿出块陶土板(土娃送的),板上画着林和牧的图,“俺们可以分地块啊 —— 阳坡的林留七,牧三,因为阳坡的草长得快;阴坡的林留六,牧四,因为阴坡的草长得慢。” 青丫往珠碎片的方向指,碎片的光正好照在陶土板上,阳坡的图泛光强,阴坡的图泛光弱,“你看珠碎片都同意!” 护林青年和牧畜老人看着陶土板,都松了手,“还是青丫的主意好,分地块,两边都不亏。”
水域的万龙渊也透着 “争” 的活气。泉边的船坞里,水域船娘涟漪正给泉舟补漆,漆是用碧蓝的泉晶石粉混着木域的树脂做的,涂在舟身上泛着光。船坞外,几个船娘围着块木牌争论,木牌上写着 “泉舟共济议”,旁边画着两道航线:一道是快航线(顺泉流),一道是慢航线(绕泉眼)。“俺们送灵脉晶去火域,走快航线能省半天!” 年轻船娘阿莲握着船桨,桨叶上的泉纹泛着光,“火域的熔炉等着晶呢,慢了会冷的。” 老船娘阿婆坐在泉边织网,网丝是用暗族的暗线混着水域的泉丝做的,“阿莲,快航线要过泉眼,泉眼旁的珠碎片光弱,泉流急,上次阿福的船差点撞在礁石上。” 阿婆往泉眼望,那里的归藏珠碎片泛着淡银的光,光弱的地方泉流确实急,“走慢航线绕泉眼,虽然慢,可稳,灵脉晶不会碎,你也不会出事,总比快了船毁晶碎强。”
阿莲正想反驳,小龙敖小鳞甩着嫩蓝的尾巴游了过来。敖小鳞嘴里叼着颗泉珠,珠上的光往木牌上照,光竟在快航线和慢航线之间画了道虚线,“阿莲姐姐,俺们可以分时段走啊 —— 早上泉流稳,走快航线;下午泉流急,走慢航线。” 敖小鳞把泉珠往泉眼旁的珠碎片凑,两道光竟缠在了一起,“你看,珠碎片和泉珠都懂,急的时候慢,稳的时候快,总不能一直急。” 阿莲看着虚线,又看了看泉流,慢慢放下了船桨,“那…… 就按小鳞说的办,分时段走,既不耽误火域的炉,也不会撞船。”
火域的焚心原上,熔炉旁的争论也透着暖意。火族铸匠炎炽正给熔炉添炭,炭是用土域的陶土裹着的,烧起来旺而不烈。熔炉旁的空地上,几个铸匠围着块铁牌争论,铁牌上写着 “炉温自调议”,旁边画着两道温线:一道是高温(能快铸),一道是中温(能细铸)。“俺们铸护脉剑,高温快,能多铸几把,反序残余要是再来,也有剑挡!” 年轻铸匠阿火握着火钳,钳尖还沾着火星,“之前哪吒哥哥的剑就是高温铸的,多结实!” 老铸匠炎伯坐在炉边喝茶,茶杯是用土域的陶土做的,杯沿刻着 “控火” 二字,“阿火,你忘了上次铸剑裂了?就是因为温度太高,剑心空了,一碰就碎。” 炎伯往熔炉顶望,那里悬着块归藏珠碎片,光强的时候炉温就稳,光弱的时候炉温就燥,“现在珠碎片的光帮着控温,中温铸的剑,心实,能挡反序影,还能多活几年,总比高温铸的碎剑强。”
阿火正想争辩,土族的农夫石夯提着陶土罐来了。石夯罐里的五谷种泛着土黄的光,“阿火,俺们土域的田也争呢 —— 田荒轮耕到底是荒一年,还是荒两年,俺们村的老人们争得面红耳赤。” 石夯往铁牌上放了颗种,种尖竟往中温的线旁靠,“你看,种都懂,田要荒够,炉要温够,不然五谷长不好,剑也铸不好。” 阿火看着种子,又看了看熔炉里的火,慢慢放下了火钳,“那…… 就试中温铸,要是剑结实,以后就按中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