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就在这里,你们考虑清楚了,再联系我。”
我拿起包,转身就走,没有一丝留恋。
身后,是陈凯目瞪口呆的脸,和他母亲气急败坏的咒骂。
走出咖啡馆,午后的阳光刺得我眼睛发酸。
我深吸一口气,胸口那股压抑了许久的浊气,终于吐了出来。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场战争,已经打响。
02
我的手机从第二天开始,就变成了一只嗡嗡作响的马蜂窝。
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各种陌生的、熟悉的号码,还有微信里那些百年不联系的“亲戚”发来的红点。
“晚晚啊,我是你三姑姥姥,我听说了,你怎么能跟陈凯谈钱呢?夫妻之间,谈钱伤感情啊!”
“林晚,我是你表叔,做人要大度,陈凯知道错了,想跟你复婚,你就给他个台阶下嘛。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何必那么计较?”
“弟妹,我是陈凯他堂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这事做得太绝了,让亲戚们怎么看你?快回去跟陈凯道个歉,这事就算过去了。”
这些所谓的“关心”和“劝说”,像一根根看不见的针,密集地扎向我。
他们嘴里说着“为你好”,实际上,不过是陈凯和他妈的传声筒,用“道德”和“大局”编织成一张网,想把我重新困回去。
我烦躁地将手机调成静音,扔在沙发上。
就在这时,闺蜜小雅的电话打了进来,铃声是唯一的例外。
“怎么样?那对极品母子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小雅的声音像一串小钢炮,带着十足的火气。
我把亲戚们的“轰炸”跟她说了一遍。
“我靠!这帮人是住在海边的吗?管得真宽!”小雅在电话那头直接爆了粗口,“他们懂个屁!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千万别心软,这次必须把他们的脸皮撕下来,踩在地上狠狠地碾!”
小雅的愤怒,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烦躁。
“我不会心软的。”我说,“我只是觉得恶心。”
“光恶心不行,得反击!”小雅给我出主意,“他们不是喜欢搞舆论绑架吗?那我们就把战场扩大,让所有人都看看,到底是谁不要脸!”
挂了电话,我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我用匿名的方式,将陈凯提出的复婚条件,和我那张“服务账单”,原原本本地发在了本地一个知名的生活社群论坛上。
我没有添油加醋,只是陈述事实。
标题是:《前夫要求复婚,条件是让我无偿伺服全家,我开了一张月薪一万五的账单,有错吗?》
帖子发出去不到半小时,就爆了。
评论区以每分钟几十条的速度飞速刷新。
“卧槽!2024年了还有这种把老婆当免费保姆的凤凰男?姐妹快跑!”
“一万五?良心价了好吗!保姆+厨师+司机,在一线城市分开请绝对不止这个价!这男的和他妈是想屁吃呢!”
“支持博主!女性的劳动价值必须被看见!那些劝你大度的亲戚,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傻X!”
“这已经不是复婚了,这是招聘一个24小时待命、全年无休、还他妈自带工资的奴隶!”
看着满屏支持我的言论,我那颗被亲戚们搅得不得安宁的心,终于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