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伏天的午后,太阳跟下了火似的,把柏油路烤得滋滋冒油,可一进这条名叫 “阴沟巷” 的老巷子,立马就凉快下来 —— 不是那种舒服的凉快,是带着潮气的、往骨头缝里钻的冷。

巷子窄得很,两边的瓦房挨得紧紧的,房檐上的瓦片都快碰到一起了,阳光只能从瓦片缝里漏下几缕,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石板路被踩了几十年,坑坑洼洼的,积着下雨天留下的水洼,水里飘着烂菜叶、塑料袋,散发出一股霉味混合着腥气的味道,闻着就让人心里发堵。

“哐当!”

一声脆响从巷子中间传来,紧接着是张婶的骂声:“阿明!你个小兔崽子,又偷我家腊肠!”

张婶拎着菜篮子,追在一个瘦小的身影后面,气得脸都红了。那身影就是阿明,十岁出头,瘦得跟根没长开的豆芽似的,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 T 恤,领口都磨破了,可跑起来比兔子还快,手里还攥着根油乎乎的腊肠,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张婶,你这腊肠太咸了,下次少放盐!” 阿明边跑边回头喊,声音里满是挑衅。

张婶哪追得上他,跑了几步就喘得不行,扶着墙骂:“你个遭天杀的!迟早让鬼把你叼走!”

阿明早就跑没影了,躲在巷子拐角的墙后面,大口大口地啃着腊肠。腊肠是张婶腌了半个月的,油香十足,阿明吃得满嘴流油,眼睛却滴溜溜地转,盯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像只找猎物的小狼。

阴沟巷里的人,没一个不恨阿明的。

王大爷家的孙子,去年刚上一年级,放学回家的时候,被阿明堵在巷子口,不仅抢走了书包里的零花钱,还把人推倒在泥坑里,害得孩子回家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都不敢上学。

李叔家的鸡,上个月丢了两只,后来在阿明家的柴房里找到了鸡骨头,李叔去找阿明的爸妈理论,可阿明爸妈是出了名的 “不管事”,两口子天天在外面打牌,连饭都不给阿明做,哪管他干了什么坏事,还反过来骂李叔小题大做。

时间长了,巷子里的人都怕了阿明。大人见了他,要么绕着走,要么假装没看见;小孩见了他,直接吓得往家里跑,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可阿明不满足,抢东西、欺负小孩,对他来说早就没挑战性了。他最爱干的事,是扮鬼吓人。

刚开始,他只是用墨汁在脸上画几道,披件白床单,躲在巷子口的老槐树下,等有人经过就跳出来喊一声。那时候他还没那么大胆,只敢吓小孩,看着小孩吓得哇哇哭,他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后来,他胆子越来越大,道具也越来越 “专业”。他从废品站捡了个破麻袋,在麻袋上抠了两个洞当眼睛,往里面塞了团黑棉花,晚上套在头上,远远看去,就像个没脸的怪物。他还把红墨水倒进矿泉水瓶里,往脸上、脖子上抹,有时候还故意往白床单上洒几滴,假装是血。

有一次,住在巷子口的赵奶奶,晚上七点多去接孙子放学,刚走进巷子,就看见一个 “血人” 从墙后面跳出来,嘴里还发出 “呜呜” 的哭声。赵奶奶本来就有心脏病,当时就吓得腿一软,倒在地上,手里的菜篮子都飞了出去,土豆、西红柿滚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