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果然是华妃!”甄嬛怒声道,“她见你有孕,怕你威胁到她的地位,竟下此毒手!”

如懿却冷静道:“华妃虽骄纵,却未必有这么缜密的心思。她背后,怕是还有人推波助澜。”

几日后,如懿故意在雍正面前提起,说自己近日胃口不好,想吃御膳房做的莲子羹。雍正立刻让人去传,如懿却暗中让采月在羹里加了一点“黄连”——这黄连味苦,却无毒,若有人想在羹里下毒,定会被苦味掩盖。

果然,御膳房送来的莲子羹里,被查出了“麝香”。而送羹的太监,正是华妃宫里的人。这一次,雍正再也无法容忍,下令将华妃禁足翊坤宫,李太医也被革职流放。

事后,甄嬛不解地问如懿:“眉姐姐,你怎么知道华妃还会动手?”

如懿望着窗外的落叶,轻声道:“华妃被皇后当枪使,皇后见她一次不成,定会再唆使她动手。我不过是顺水推舟,让皇上看清她的真面目罢了。”

第四章 皇后毒计,甄嬛遇险

华妃被禁足后,后宫暂时平静了些,如懿的胎也渐渐稳定下来。可她知道,皇后一日不除,这后宫就一日不得安宁。果然,在如懿怀孕七个月时,皇后又设下了一个毒计,目标直指甄嬛。

那时甄嬛正得圣宠,皇后担心她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想借“私通”的罪名除掉她。一日,甄嬛去给皇后请安,皇后留她用膳,席间不断夸赞甄嬛身边的浣碧机灵,还赏了她一支刻着“玉”字的玉簪。

几日后,宫中突然传出流言,说甄嬛与果郡王允礼有染,证据就是那支玉簪——原来皇后早已让人在玉簪背面刻了“允礼”二字,又让太监在御花园假山下“捡到”,呈给了雍正。

雍正震怒,立刻召甄嬛去养心殿质问。甄嬛又惊又怒,却百口莫辩——那玉簪确实是她宫里的,如今落在御花园,还刻着允礼的名字,任她如何解释,雍正都不信。

就在甄嬛即将被打入冷宫时,如懿挺着孕肚赶来了。“皇上,”她跪在地上,气息有些不稳,“此事与甄嬛妹妹无关,那玉簪是臣妾让浣碧拿去修补的,没想到竟被人动了手脚。臣妾这里有修补铺子的掌柜刻以作证,浣碧拿去时,玉簪上并没有‘允礼’二字。”

雍正看向浣碧,浣碧连忙点头:“皇上,惠贵人说得是!那日奴婢去修补玉簪,铺子的王掌柜和几个伙计都看到了,他们可以作证!”

雍正立刻派人去传王掌柜,王掌柜果然证实了如懿的话。雍正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甄嬛,心中愧疚,不仅没有责罚甄嬛,还赏了她不少珍宝。皇后的计谋落空,心中虽不甘,却也不敢再贸然动手。

事后,甄嬛拉着如懿的手,感激地说:“眉姐姐,这次若不是你,我恐怕就性命难保了。你怀着身孕,还为我奔波,我……”

如懿笑着打断她:“妹妹,你我是姐妹,相互扶持是应该的。皇后这次没得逞,定会再想别的法子,我们往后更要小心。”

第五章 诞下皇子,地位稳固

雍正十一年冬,如懿顺利诞下一名皇子,雍正为他取名“永璋”,还晋封如懿为“惠嫔”。永璋的满月宴办得十分热闹,宫中妃嫔、前朝大臣的家眷都来了。可如懿却丝毫不敢放松,她知道,这场满月宴,很可能又是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