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雨还在下,但书店里的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暖黄的灯光、氤氲的热气、轻声的交谈,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当陈骁终于起身准备离开时,雨已经小了很多。他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看向陆野。
“谢谢你的热可可。”他顿了顿,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只是笑了笑,“我会再来的。”
“随时欢迎。”陆野靠在门框上,冲他挥了挥手,“下次来,我请你喝咖啡。”
陈骁推开门,走进雨后清新的空气里。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路灯的光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扇依旧亮着灯的书店门,心里莫名地觉得,这个城市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而他还不知道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和这家藏在街角的小书店,将在他未来的生活里,掀起一场温柔而深刻的波澜。
第二章 旧书与新友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陈骁结束了一个冗长的项目评审会,从公司出来。初夏的阳光透过高楼的缝隙洒在街道上,带着一丝燥热。他下意识地想起了那家书店和那杯温暖的热可可,脚步便不由自主地朝那个方向走去。
书店里依旧安静。陆野正坐在柜台后,低头修复一本封面已经脱落的旧书。他的动作很轻柔,像是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看到是沈砚,眼睛里立刻有了笑意。
“你来啦。”他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今天喝点什么?咖啡?”
“好。”陈骁点点头,目光在书架间游走。
书店的藏书很杂,从经典文学到冷门的专业书籍都能找到。陈骁在建筑类的书架前停下,抽出一本关于城市空间理论的书。书的封面已经泛黄,但纸张保存得很好。
“这本书很偏门,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陆野端着咖啡走过来,有些惊讶地说,“你对这个感兴趣?”
“嗯,”陈骁翻开书页,“我正在做一个旧城改造的项目,想找点灵感。”
“有意思。”陆野在他身边的书架上抽出另一本书,递给陈骁,“那这本你可能也会喜欢。这是一位老规划师的回忆录,里面提到了很多我们城市早期的规划故事,很有启发性。”
陈骁接过书,认真地翻看起来。书中的文字朴实却充满力量,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城市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持。他看得入了迷,直到陆野提醒他咖啡快凉了,才回过神来。
他们就这样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起了陈骁的项目。陈骁谈到了项目中的挑战:如何在现代化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新的建筑与老城区的肌理和谐共生。
陆野静静地听着,时不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他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谈到了城市变迁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谈到了那些即将消失的街角小店和邻里关系。
"你们规划师眼中看到的是线条和空间,"陆野若有所思地说,"而我们普通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温度和记忆的延续。如果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完美了。"
陈骁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陆野的话像一颗石子,在他心中激起了涟漪。他意识到,自己在项目中可能过于关注技术和美学,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