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归乡的陌生人
杨阳拖着褪色的行李箱,站在青溪镇的入口时,恰逢一场春雨。雨丝细密,打在老旧的路上,溅起细碎的水花,也模糊了远处连绵的青山。镇子口的牌坊上,“青溪镇” 三个鎏金大字已经斑驳,边缘的漆皮卷着边,像极了他记忆里模糊的童年。
“这不是杨家的丫头吗?多少年没回来了?” 守在牌坊下的老郑头放下手里的旱烟,眯着眼睛打量她。老郑头的头发已经全白,背也驼了,可那双眼睛依旧锐利,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离开镇子十年的姑娘。
杨阳勉强笑了笑,声音有些发涩:“郑伯,是我,杨阳。我回来看看。”
“看?” 老郑头嘬了口旱烟,烟圈在雨雾里散得很快,“你爹娘走了这么多年,这镇子早不是你记得的样子了。再说,当年那事……”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眼神飘向远处的河道,像是在回避什么。
杨阳的心猛地一沉。她回来,确实不止是 “看看”。十年前,她的父母在一场离奇的 “意外” 中去世,镇上的人都说他们是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的,可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杨阳,却记得父母去世前一晚,曾激烈地争吵过,还提到了 “贾光荣” 和 “信” 这两个词。后来她被远房亲戚接走,临走前想找镇派出所的人问清楚,却被亲戚拦了下来,只说她年纪小,别瞎想。
这些年,杨阳在城里读完大学,又找了份普通的工作,可父母去世的疑点,像一根刺,始终扎在她心里。前几天,她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个父母留下的铁皮盒子,里面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 照片上是年轻的父母和一个陌生男人,三人站在镇口的牌坊下,笑得很开心。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1998 年秋,与万马共祝。”
万马?这个名字让杨阳想起了什么。她模糊记得,小时候家里常有一个叫万马的叔叔来做客,那人总是穿着深蓝色的工装,手里拎着一个工具箱,说话声音很大。可父母去世后,这个万马叔叔就再也没出现过。
“郑伯,您知道万马叔叔现在在哪里吗?” 杨阳问道。
老郑头的脸色变了变,磕了磕烟杆:“万马?早走了,听说去城里打工了,好多年没回来过了。你找他干啥?”
“没什么,就是想起他以前常来我家,想问问他的近况。” 杨阳没有说实话,她看得出来,老郑头不想多提关于万马的事,也不想提当年父母的 “意外”。
雨越下越大,杨阳谢过老郑头,拖着行李箱往镇子深处走。青溪镇不大,一条主街贯穿全镇,两侧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有些门口挂着红灯笼,有些则贴着褪色的春联。街上的人不多,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看到杨阳这个陌生的面孔,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她的目的地是父母留下的老房子,就在镇子东头的河边。那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外墙的白漆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青砖,院子里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院门上的铁锁也生了锈。杨阳拿出钥匙 —— 这是亲戚当年交给她的,一直被她带在身边 —— 用力插进锁孔,费了好大劲才打开。
推开院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还在,枝繁叶茂,只是树下的石桌石凳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杨阳走到屋门口,推开虚掩的木门,屋里的景象和她记忆里差不多:客厅的墙上挂着父母的婚纱照,相框的玻璃已经裂了一道缝;沙发上盖着一块蓝色的布,布上落满了灰尘;茶几上还放着一个没洗的茶杯,杯底残留着褐色的茶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