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博士帽的流苏还没摆稳,烫金的毕业证书在手里甚至没焐热。礼堂外的阳光有些刺眼,落在林淮定制西装的面料上,泛着低调的深灰色光泽。他指尖夹着几张纸,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条件优渥得足以让任何学者心动。

他没什么表情,缓慢地、近乎优雅地,将它们撕成两半,再对折,撕开。纸屑轻飘飘落进一旁的钛金属垃圾桶。

同门的惊愕凝固在脸上。“林淮!MIT的博士后职位你也……”

“太慢了。”他声音平静,听不出波澜,腕间的百达翡丽Ref. 5172G在阳光下划过一个冷冽的弧度,“他们的迭代周期,跟不上我的思维速度。”

最终选择华为,原因很多。顶尖的平台,巨大的资源,挑战性的项目。但压垮天平最后那根稻草,发生在一场非正式的终面。并非在常规会议室,而是在一位技术总裁略显凌乱的办公室等待间隙。

红木书柜一角,混在一堆技术手册和行业报告里,躺着一本菲利普·K·迪克的科幻小说,旁边是一本哲学小册子——《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林淮的手指拂过那本书的书脊。一个会在办公阅读里塞进这种书的企业。他微微挑眉。有点意思。

三个月,深圳的四季都不够分明,只有实验室的灯光恒常如昼。华为坂田基地某栋研发楼的顶层,空气里漂浮着集成电路板、咖啡因和某种绷到极致的焦虑。5G终端射频芯片的某个关键瓶颈,像一道幽灵屏障,拦在整个项目组面前,功耗与稳定性死死咬合,无法兼顾。

团队里最资深的专家熬红了眼,声音沙哑:“或许……我们该考虑引入第三方架构?时间成本……”

“第三方架构的冗余度过高,无效功耗会吃掉所有增益。”林淮打断,声音没有起伏。他站在巨大的智能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链路图仿佛一团纠缠的乱麻。他指尖点在其中一处微小的交互节点上,“问题藏在这里。传统的线性模型处理不了这种量级的随机噪声。我们需要一个……非标准的混沌嵌入。”

质疑声细微地响起,旋即被更深的沉默压下。他是林淮,北大直博期间就以数篇石破天惊的论文震动学界的天才。他坐回自己的位置,面前是三块曲面屏组成的操作台,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敲击,声音清脆密集,一行行代码如同拥有生命般流淌而出,构建着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新模型。

争论无声熄灭,所有人围拢过来,屏幕上的光映亮他们疲惫又兴奋的脸。窗外的天色黑了又亮,亮了又黑。

第七天破晓时分,仿真测试环境里,绿色的进度条终于势不可挡地冲过终点。实验室里死寂了一瞬,随即,压抑已久的欢呼猛地爆发,有人摔了杯子,有人跳上桌子。

林淮靠在人体工学椅上,闭上眼,捏了捏鼻梁。成功。极限的性能,极致的优雅。

庆功宴设在深圳湾一号的顶奢酒店。水晶灯流光溢彩,衣香鬓影,酒杯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合作方的高层们言辞热络,恭维与试探齐飞。林淮端着一杯气泡水,站在落地窗边,望着外面的璀璨夜色,腕表表盘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幽蓝的微光。他不太适应这种过于喧闹的社交密度。

直到合作方的一位技术负责人,被众人簇拥着,来到他们这桌。那位姓苏的女工程师,穿着一身剪裁极佳的浅杏色Max Mara羊绒套装,妆容清淡,笑容温婉,正轻声细语地介绍着后续基于此芯片的某个应用层算法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