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后,他习惯性地抬起手,指节分明的手指抚过腕间百达翡丽的铂金表壳,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镇定。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试图用最擅长的领域构建回应,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穷举法效率低下,且不具备推广性。对于你……”他停顿了一下,修正道,“对于这个问题,我倾向于构建一个包含你的递归函数——初始条件基于此刻,终止条件,设为无限。”
空气安静了。苏晚脸上的温婉笑容瞬间定格,随即,那双漂亮的眼睛微微睁大,里面清晰地闪过惊愕、难以置信,最后汇成一种几乎要满溢出来的、亮晶晶的笑意。她忽然低下头,肩膀微微抖动,像是实在忍不住了。
半晌,她重新抬起头,眼睫上甚至笑出了些许湿润的光点。她看着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彻底的叹服和柔软:“林淮……你真是……”
她没再说下去,只是拉开车门,香槟色的幻影无声滑入夜色。
林淮站在原地,夜风吹起他额前的碎发。他第一次发现,自己那颗通常只用于计算π后亿万位数和优化算法路径的大脑,似乎有点……发烫。一种陌生的、无法用任何现有模型解释的异常数据流,正蛮横地冲击着他的核心处理器。
香槟色的劳斯莱斯幻影无声地汇入深圳湾的璀璨车流,尾灯像两颗渐行渐远的星。
林淮站在原地,夜风卷着微咸的海水气息拂过,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百达翡丽微凉的表壳,那句“递归函数……终止条件,设为无限”仿佛还在空气里留下淡淡的回响,和他CPU里那团陌生而灼热的异常数据流纠缠在一起。
他罕见地,在原地怔忪了几秒。
第二天,芯片核心团队例行晨会。 林淮依旧是那个林淮,白板笔挥洒如飞,逻辑清晰,言辞精准,将后续的优化任务拆解得如同精密的钟表零件。只是偶尔,在目光扫过会议室门口时,会有一个微不可查的停顿。
下午,一封邮件安静地躺在他的收件箱。 发件人:Su Wan @ Ruixin Tech 主题:关于非线性纠错能力的请教
内容极其专业,围绕着他昨天指出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几个算法层面实现的可能路径,措辞严谨,态度谦逊,一如她本人在外的温婉名声。
林淮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复得同样专注,列出了三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框架,附上了几篇关键参考文献的索引号。邮件发送成功的那一刻,他想了想,又罕见地追加了一句:“若有不明,可随时讨论。”
对方回复得很快:“感谢林博士。方案二很有启发性,但其中对混沌因子的量化定义,不知可否参考您之前在某顶会上那篇论文的附录部分?我这边权限似乎无法下载。”
林淮眉梢微动。那篇论文的附录极其晦涩,涉及大量未公开的推导细节,她竟然能精准定位到那里。
他直接将自己的完整论文PDF,连同所有原始数据和代码笔记一起打包发了过去。 “附录推导过程详见压缩包内‘Note_V3’文档,第17节。”
这次,苏晚的回复隔了半个小时。 邮件里只有一个词:“惊人。” 以及一个邀请:“不知是否有幸,就Note_V3中的推导当面请教?明天下午三点,星宸酒店一楼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