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很深了,但我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我会再次走进这间练习室。 不再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是为了自己的“想要”。

周屿白那晚的鼓励,像在我漆黑一片的前路上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灯。我不再沉溺于“我不行”的自我否定,而是开始笨拙却执着地追逐那个“我想要”的目标。训练依旧艰苦,老师的批评依旧尖锐,林薇审视的目光依旧冰冷,但我的心境已然不同。我知道自己差得远,但每一次跌倒,我都会想起他的话,爬起来,再来一次。

而周屿白,似乎也真的将我这位“小师妹”放在了心上。

他会在路过练习室时,特意走进来看一眼,偶尔指点一下我的舞蹈动作,告诉我哪个角度面对镜头更好。他会在我又一次被声乐老师训斥后,悄悄发来一条消息:“气息再下沉一点,试试看。”甚至有一次,我因为过度练习导致脚踝轻微扭伤,他不知从哪里得知,让助理送来了冰袋和舒缓药膏。

这些细微的关照,在日复一日枯燥煎熬的训练中,被无限放大。他于我,不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偶像,更像是一位温柔、耐心、强大无比的引路人。我开始不自觉地期待他的出现,搜寻他的身影,将他随口的一句“今天有进步”视若珍宝,足够我开心一整晚。

一种微妙的情感悄然滋生。它混杂着崇拜、感激、依赖,还有一丝我自己都不敢深究的悸动。我知道这很危险,也很不应该,但我无法控制自己。在他面前,我会更加紧张,也会更加努力地想要表现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我的目光越来越多地停留在他身上,在他看不到的角落。

这种依赖几乎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有一天他因为海外行程整整一周没有出现在公司,我发现自己训练时都心神不宁,效率低下,时不时看向门口,期待那个熟悉的身影会突然出现。我意识到,我好像不仅仅把他当成偶像和师兄了。这个认知让我既恐慌,又有一丝隐秘的甜涩。

就在我为自己这种危险的情感而心烦意乱时,一个偶然的发现,像一盆冰水,将我从头浇到脚。

那是一个难得的休息日下午,训练临时取消。我鬼使神差地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公司附近一家以隐蔽性著称的轻食餐厅——我曾听助理姐姐提起过,很多艺人会来这里。

我选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只想一个人安静待会儿。然而,就在我漫无目的地戳着盘子里的沙拉时,两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里面的卡座区。虽然他们都戴着帽子和口罩,做了简单的伪装,但我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是周屿白和林薇。

他们显然没有看到我。服务员似乎对他们很熟悉,径直引他们到了一个更隐蔽的位置。我的心跳骤然加速,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将自己藏在绿植的阴影后。

他们相对而坐,摘下了口罩。林薇在说话,表情是我从未见过的柔和,甚至带着一点……笑意?周屿白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嘴角也噙着淡淡的微笑。那种氛围……绝非简单的经纪人与艺人之间的公事公办。没有第三人在场,没有工作平板或文件,就像是一次纯粹的私人聚餐。

林薇甚至很自然地伸手,帮周屿白拂掉了沾在衣领上的一点线头。周屿白没有躲闪,反而微微侧头配合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