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豪华的4S店里,林薇轻轻抚过保时捷911流线型的车身,销售经理恭敬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扰这位重要客户的审视。

“就这辆吧,宝石蓝,内饰要波尔多红。”她轻描淡写地说,指尖在车身上划过,像是艺术家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林小姐好眼光,这是最新到店的款式,我这就为您办理手续。”经理脸上堆满笑容,他知道这位客户从不还价,只追求最好。

四十五分钟后,林薇坐进驾驶座,新车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她调整了一下后视镜,镜中映出一张精致得近乎完美的脸——杏仁眼微微上挑,鼻梁高挺,嘴唇饱满而色泽自然。她今天化了淡妆,突出了五官的优势,弱化了任何可能显得过于锐利的线条。

驶出4S店,保时捷汇入北京东三环的车流。林薇戴上墨镜,打开车载电话。

“张总,您太客气了,不过是牵线搭桥而已...嗯,东南亚那边的确机会多,当地人懒散,正是我们中国人发挥优势的好地方...”她语气轻松,仿佛在谈论周末高尔夫活动,“不过这种事得当面细谈,周五的沙龙您一定得来,我还请了李局长。”

电话那头的人显然受宠若惊,连连答应。

等红灯时,林薇看了眼手机。微信群里正热闹,有人在分享海外投资经验,她随手发了几张自己在东南亚考察时拍的照片——高端酒店、会议现场、与当地“官员”的合影。很快,一堆赞美和咨询涌来。

她勾起嘴角,那种若有若无的笑意是她练习许久的成果,既显得亲切又不失距离感。

没有人知道,这辆价值百万的豪车,是用无数人的血泪钱换来的。

没有人怀疑,这位谈吐优雅、人脉广泛的“投资顾问”,真正从事的是将中国同胞骗往缅甸诈骗园区的勾当。

而这一切,开始于两年前的一次偶然。

2017年春,林薇还只是个普通的金融销售,每天挤地铁,奔波于各写字楼之间,为了一点点佣金对客户强颜欢笑。

直到那天,她偶然接触到一个从缅甸逃回来的年轻人。衣衫褴褛,精神恍惚,在派出所做笔录时,断断续续讲述了自己如何被高薪工作诱骗到缅甸,被迫从事电信诈骗,遭受非人折磨的经历。

做笔录的警察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类故事,例行公事地记录着。

但林薇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她借口是年轻人的亲戚,从警察那里要到了更多信息。

那天晚上,她失眠了。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因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如果那么多人容易被骗去缅甸,说明市场需求存在。而那些诈骗园区显然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既然别人能做中间人,为什么她不能?

不同的是,她要比那些人做得更精致,更高效。

保时捷驶入朝阳区一处高档小区,地下车库里的车无一不是百万级别。林薇停好车,拎着爱马仕包走向电梯间。

她的公寓在28层,240平米的大平层,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国贸天际线。装修是请知名设计师打造的极简风格,每一件家具摆设都看似简单实则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