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十九天,他在一片刺眼的白光中醒来。耳边是冰冷的声音:"李轶,你因涉嫌故意杀人,被依法逮捕。"

眼前忽然漆黑一片,只留下挂历上的日期6月17日,颜色深得像在滴血。

4 循环终结

第二十天,难听的二胡声再次响起。

李轶睁开眼睛,盯着天花板,天花板上有一块水渍,像一张地图,又像是一块发霉的吐司。

他知道今天是6月17日。

他知道楼下会有狗,地铁上会有韭菜盒子,会议上会有甩锅,老板的钢笔上会有裂痕。

他慢慢起身,打开抽屉,取出那张便签。上面写着:记得带伞。

李轶盯着这几个字,犹豫了很久。

然后,他拿起一把伞,放进了包里。

出门时,天空开始下起了毛毛雨。

他撑开伞,在地铁口避开了拥挤的人群,他知道自己会迟到,可他已经不在乎了。

韭菜盒子的味道没有出现,他甚至没有看到那个穿格子外套的男人。

李轶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今天会和往常不一样。

会议上,小王依旧想甩锅,但老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提前结束了会议。

晚上,他回到家,睡前发现挂历上的日期:6月18日。

李轶愣了几秒,然后笑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

窗外先传来鸟鸣声,而不是二胡声。

二胡声响起的时候,李轶已经完全清醒了。

他睁着眼躺在床上,数着那走调的音符,直到最后一个音消失,才起身。

今天,他准备系统地测试循环的边界。

7:10,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冲向地铁站,而是走到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了包烟,和老板聊了五分钟,听他抱怨晚班的兼职,什么也没干。

7:25,他才慢慢走向地铁站。

地铁到站时,他刻意错过了两趟才上。

7:32,他站在车厢中间,没有看到穿格子外套的男人。

李轶心里一喜:他确实已经改变了循环!

可下一站,一个穿蓝衬衫的男人端着两个韭菜盒子上了车,坐在了他对面。

李轶的笑容僵住了。

味道同样浓烈,甚至更甚。

他意识到,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某种"修正机制"。

无论他如何改变路线,关键事件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第二十二天,李轶开始记录。

他买了一个小笔记本,详细记录循环中的每一个细节:

7:00,二胡声(走调)

7:15,狗叫(三声短,两声长)

7:30,韭菜盒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