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晓星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自己第一次进服装市场,跟在老商户后面学砍价;想起第一次卖出衣服时,顾客说 “你家衣服真好看” 时的开心;想起自己偷偷把设计图画在笔记本上,梦想着有一天能有自己的品牌。她猛地坐起来,打开电脑,开始查 “劣质羽绒服处理办法”。她联系了一家加工厂,把羽绒服拆开,重新换了优质内胆,虽然多花了两万块,但每件衣服的质量都有了保证。她还在店里贴了 “假一赔十” 的告示,跟顾客说明情况,没想到顾客不仅没怪她,还夸她实在,很多人都来买她的羽绒服,说 “信得过你”。
这次挫折过后,晓星的店名气越来越大,甚至有媒体来采访她。采访那天,妈妈突然来了,她站在店门口,看着穿西装的晓星跟记者说话,眼神里有惊讶,也有欣慰。采访结束后,妈妈走过来,递给他一个保温桶:“给你煮了鸡汤,你爸让我带来的。” 晓星接过保温桶,眼眶一热,“妈,对不起。” 妈妈摇摇头:“以前是我们不懂你,你做得好,妈为你骄傲。”
春天的时候,晓星遇到了陈阳。陈阳是个摄影师,来她店里拍服装写真,他看着晓星给模特搭配衣服,笑着说:“你对穿搭的理解很特别。” 晓星也笑了,这是她第一次对男生有心动的感觉。陈阳知道她的故事后,很支持她的事业,会帮她拍网店照片,还会陪她去进货。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只是有天晚上关店后,陈阳帮她锁门,说:“以后我陪你一起把店开得更大,好不好?” 晓星点点头,左边嘴角的梨涡又露了出来。
一年后,晓星的第二家服装店开业了,开业那天,爸妈来了,陈阳也来了。爸爸拍着她的肩膀说:“女儿,好样的。” 妈妈拉着陈阳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晓星站在两家店中间,看着来往的顾客,看着身边的家人和爱人,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自己对抗的不是家里人,而是那些 “女孩子就该怎样” 的偏见;她追求的也不是叛逆,而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 “晓星服饰” 的招牌上,晓星牵着陈阳的手,走进了人群里,她的脚步轻快,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 她知道,只要坚持自己想做的事,就一定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
第二家店开业后,晓星更忙了。她把第一家店交给信任的店长打理,自己则扎在新店,忙着拓展新的供货渠道,还计划推出自己设计的服装系列。陈阳只要有空,就会来店里帮她,有时是拍新款照片,有时是帮顾客搭配衣服,熟客们都笑着说:“你们俩看着就像一家人。” 每次听到这话,晓星的脸颊都会泛红,陈阳则会偷偷牵起她的手,指尖的温度让她心里暖暖的。
可新的难题很快出现。附近突然开了一家大型连锁服装店,装修豪华,还经常搞打折活动,晓星两家店的客流量一下子少了很多。店长着急地跟她说:“晓星,再这样下去,咱们的老顾客都要被抢走了。” 晓星看着账本上日渐减少的营业额,心里也犯了愁。她连续几天泡在服装市场和网上,研究流行趋势,可还是没找到突破口。
这天晚上,她坐在店里加班,陈阳给她带来了晚饭。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样子,陈阳放下饭盒,拉着她说:“别着急,咱们一起想想办法。你不是一直想做自己设计的衣服吗?或许这是个机会。” 晓星眼前一亮,她想起自己笔记本里画满的设计图,那些都是她根据年轻女孩的喜好设计的,有可爱的碎花裙,也有酷飒的牛仔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