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出档案馆办公楼时,雨已经停了。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阳光照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她攥着房产证,沿着大院的小路慢慢走,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回到家,打开门,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栋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墙皮已经开始脱落。她的家在三楼,两室一厅,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

她把房产证放在茶几上,然后坐在沙发上,发了好一会儿愣。窗外传来邻居家孩子的哭闹声,还有楼下菜市场传来的叫卖声。

这时,手机响了。她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儿子”两个字。

“妈,你跟机关谈得怎么样了?那房子到底能不能保住啊?”儿子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带着点急切。

“还没谈好,王馆长说当年的指标是借的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产权不归我,现在要按低价回购。”苏曼华的声音有些沙哑。

“指标借的?当年分房的时候怎么没人说?这不是坑人吗!”儿子的声音一下子激动起来,“妈,不行就跟他们闹,去市政府门口请愿!”

苏曼华皱了皱眉,她最不喜欢的就是闹事:“别瞎说,我不是要闹,我就是想讨个说法。”

“那你打算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让他们把房子收走吧?那房子要是没了,你以后住哪儿?”

苏曼华沉默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挂了电话,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新鲜的空气涌了进来。窗外,大院里的香樟树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她想起刚搬进来的时候,儿子才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在楼下的空地上跟小伙伴们玩耍。那时候,她会站在窗边,看着儿子奔跑的身影,心里满是幸福。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曼华就醒了。她起来洗漱,煮了碗面条,可吃了两口就没了胃口。她换了件干净的灰布褂子,把房产证仔细地放进包里,又在包里放了瓶水和两个馒头,然后出门,往机关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