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失控的实验室与百年疑云

林辰的手指在示波器屏幕上停顿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陷入疯狂闪烁。红色警报灯像濒死的心脏般剧烈跳动,价值千万的超高压模拟系统发出刺耳的嘶鸣,数据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在主控屏幕上乱作一团。他猛地扯下胸前的工牌,汗水顺着额角滴落在印有 “±11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研发中心” 字样的白色工装领口,留下深色的印记。

“林工!换流阀模块温度突破临界值!” 刚入职的助理小陈声音里带着哭腔,双手在操作台上慌乱地敲打,“逆变侧电流出现高频震荡,我们要失去控制了!”

实验室的玻璃墙外,一群穿着西装的专家正神色凝重地注视着这一切。其中那位头发花白、戴着金边眼镜的老者,正是国内电力系统的泰斗周明院士。他三天前亲自将这个代号 “昆仑” 的超高压直流项目交到林辰手上,眼神里满是期许:“中国的‘西电东送’不能再等了,我们需要一条能跨越三千公里、输送千万千瓦级电力的能源大动脉。”

可现在,这条还未诞生的 “能源大动脉” 似乎要在实验室里提前夭折。林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混乱的数据,突然注意到一个异常的参数 —— 换流阀的触发角正在以每秒十次的频率波动,这与他上周在整理特斯拉实验室档案时看到的一张手稿上的曲线惊人地相似。

“切断励磁系统!立即切换到备用冷却回路!” 林辰突然大喊,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小陈愣了一下,随即按照他的指令操作。几秒钟后,刺耳的警报声渐渐平息,闪烁的灯光恢复了正常,屏幕上的数据开始趋于稳定。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只有冷却系统运行的微弱声响。林辰瘫坐在椅子上,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他抬头望向玻璃墙外的周明院士,对方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既有欣慰,又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小林,你怎么知道要这么操作?” 周明院士走进实验室,第一句话就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林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是他去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偶然拍到的,扉页上写着一行潦草的英文:“交流电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直流电终将在更高维度上回归。—— 尼古拉・特斯拉”

“我在整理特斯拉的手稿时发现,他在 1895 年就研究过类似的电流震荡问题,” 林辰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手绘的曲线,“当时他试图用旋转磁场来解决交流电远距离传输中的损耗问题,却意外发现了直流输电的潜力。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他无法实现高效的电压变换。”

周明院士接过笔记本,手指轻轻抚摸着泛黄的纸页,眼神里充满了感慨:“一百年前,爱迪生和特斯拉为了直流电和交流电争得你死我活;一百年后,我们却要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电力发展之路。”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着快递制服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走了进来:“请问林辰先生在吗?有您的国际快递,需要签收。”

林辰疑惑地接过包裹,发件地址是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他拆开包裹,里面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子,盒子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关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的关键技术,或许我们都忽略了爱迪生的一个重要发现。—— 阿尔伯特・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