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完了?”学长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等着他。

林墨合上册子,抬头看着学长苍白的脸,艰难地问道:“这些……都是真的?”

“你希望它们是假的。”学长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眼神飘向了远处的钟楼,“但圣阿斯特拉的‘真理’,和你在书本上学到的‘真理’,不是同一个东西。在这里,知识是有重量的,有些知识,甚至是有牙齿的。”

他拍了拍林墨的肩膀,力道很轻,却让林墨感到一阵寒意。“记住,规则不是为了限制你,而是为了保护你。不要试图去理解它们,只要遵守它们。这是你在这里活下去的唯一方法。”

说完,学长转身,再次融入了雕像的阴影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墨独自站在原地,手中紧紧攥着那本黑色的《新生生存指南》。阳光依旧明媚,四周依旧是新生们的欢声笑语,但在林墨的眼中,这座美丽的百年学府,已经被一层无形的、冰冷的阴影所笼罩。

他低头再次看了看那条规则:“圣阿斯特拉学院没有湖。”

他想起了刚刚在开学典礼上,校长在介绍校园风景时,曾自豪地提到过那片波光粼粼、被天鹅点缀的“静湖”。

一个谎言,如此轻易地就被揭穿了。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谎言?

林墨的心沉了下去。他意识到,他的大学生活,或许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2 消失的室友与弹珠声

林墨最终没有将那本《新生生存指南》当场焚毁。理智告诉他这很可能是一个 elaborate prank(精心设计的恶作剧),是高年级学生用来吓唬新生的传统。但情感上的直觉,那种源自纸页间的森冷寒意,让他鬼使神差地将册子塞进了背包的最深处。

他的宿舍在三号楼,一个颇有年代感的红砖建筑。室友是两个和他同系的男生,一个叫李轩,性格外向,自来熟;另一个叫王伟,戴着厚厚的眼镜,沉默寡言,典型的书呆子。

刚开始的几天,一切似乎都和普通的大学生活没什么两样。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一起抱怨某个教授的口音难懂。林墨几乎要忘记那本诡异的指南了。他甚至在一次卧谈会上,把指南的内容当成笑话讲给室友听。

李轩听完后哈哈大笑,拍着床板说:“这编得也太像样了!还‘荣誉教授’,还‘13声钟响’,不去写小说真是屈才了。林墨,你从哪儿淘来的这宝贝?”

林墨含糊地说是从一个学长那里拿的。王伟则推了推眼镜,扶着床沿坐起来,难得地发表了长篇评论:“从逻辑上讲,这些规则存在悖论。比如第三条,如果学院没有湖,那么‘穿过那片湖’这个指令本身就无法执行,问路的人会陷入一个逻辑死循环。这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而非行为准则。”

林墨耸耸肩,也许王伟是对的。他决定不再去想这件事。

转折发生在一周后。

那天是9月14日,距离指南上提到的“15日”只有一天。晚上,他们从图书馆自习回来,路过中央广场。李轩突然指着创始人的雕像,兴奋地叫了起来:“快看!那是什么?”

林墨和王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夜色中,艾斯特拉爵士的青铜雕像静静地矗立着,但与往日不同的是,他那空洞的眼窝里,正闪烁着两点猩红色的光芒,如同两颗燃烧的炭火,在黑暗中显得异常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