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星尘中的遗迹信号

“跃迁稳定,坐标抵达 M-78 星云第三旋臂,目标‘晶尘遗迹’就在前方三千公里。”

主控舱内,技术兵莉娜的指尖在全息面板上划过,淡蓝色的数据流如溪流般涌动。阿尔法小队的突击舰 “猎鹰号” 悬浮在深邃的星际空间中,舷窗外,成片的晶体碎屑折射着远处恒星的光芒,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 —— 这就是银河联邦勘测局标记的 “晶尘遗迹”,一处疑似史前文明留下的星际建筑残骸,其表面覆盖的未知晶体物质曾让三艘勘测船失去信号,联邦指挥部才最终将探索任务交给了经验最丰富的阿尔法小队。

队长凯恩靠在指挥椅上,战术头盔的面罩半抬,露出线条刚毅的下颌。他抬手敲了敲头盔侧面的通讯器,低沉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到每个队员耳中:“全员戒备,按预案展开侦查。雷诺、塔克负责外围警戒,启动‘泰坦’装甲的能量护盾预充能;艾拉操控‘蜂鸟’无人机群,优先扫描遗迹内部能量源,避开晶体干扰区;其他人检查装备,五分钟后登陆舱准备,医疗装甲和爆破背包必须确认密封完好。”

阿尔法小队,联邦陆军特种作战序列中最顶尖的 11 人小队,各兵种配置堪称完美,装备更是集合了联邦两世纪战争的技术结晶:

队长凯恩(战术指挥):配备 XM-900 多功能战术头盔,内置战场态势共享系统与量子加密通讯,主武器为脉冲步枪(每分钟射速 600 发,可切换单发精准模式与三连发射击模式),副武器是高频震动匕首(震动频率 5000 次 / 秒,能切断合金钢板);

突击手雷诺、塔克(重型火力压制):穿戴 “泰坦” 重型突击装甲(重量 80 公斤,能量护盾可抵御 10 发克里克制式电磁弹,背部搭载微型核反应堆供能),携带高斯重型步枪(口径 12.7mm,电磁加速后弹速达 3 倍音速,可穿透两层克里克装甲)与 M-6 榴弹发射器(配备高爆、破甲、电磁脉冲三种弹头),装甲肩部各搭载 4 枚 “蜂刺” 微型防空导弹;

狙击手伊芙(远程精确打击):“幽灵” 隐形狙击装甲(采用光致变色材料,静止时隐形效果可持续 2 小时,移动时隐身效率下降 40%),量子狙击枪(有效射程 5 公里,子弹采用反物质涂层,可穿透五厘米厚的合金装甲),配备热成像、引力波探测与电磁干扰过滤三重瞄准镜;

技术兵莉娜(电子对抗与破解):“织网者” 便携终端(运算速度达 10 的 15 次方次 / 秒,可同时入侵 3 个敌方系统),能干扰 10 公里内的通讯信号,装甲左侧内置 6 架微型侦查无人机(每架仅手掌大小,飞行噪音低于 20 分贝);

医护兵索菲亚(战场救治):“守护” 医疗装甲(内置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实时显示小队成员心率、血压与装甲损伤情况),携带纳米修复凝胶(能在 30 秒内封闭 10 厘米内的伤口)与便携式生命维持装置,右臂搭载远程急救光束发射器(有效射程 15 米,可快速修复器官损伤);

无人载具操作员马克(机械支援):操控三架 “铁壁” 防御无人机(每架配备能量护盾与双联装机枪,护盾能量储备可抵御 2 发机甲主炮)与一台 “猛犸” 重型机甲(高 12 米,搭载等离子主炮(单发能量相当于 100 公斤 TNT 当量)与链锯刀(刀刃长度 3 米,硬度达碳化钨级别),机甲腿部有液压减震系统,适应复杂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