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浩的额头冒出了冷汗,不敢再接话。

他父亲王斌见状,立刻把话题拉了回来:「少扯这些没用的!我们今天来,就是要钱!五十万,一分不能少!陈主任,您是领导,您给评评理,我爸在研究所看了一辈子大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现在人家科学家拿一百万,我爸要点辛苦费,过分吗?」

这已经不是讲理,是纯粹的道德绑架了。

陈主任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王斌,这不是一码事……」

「我不管!今天拿不到钱,我们就去市里、去省里、去北京上访!就说你们国家重点科研单位,欺压底层员工,克扣我们的功劳!」刘娟尖叫着,再次祭出撒泼耍赖的法宝。

他们一家人,一个扮可怜,一个搞威胁,一个装专家,配合得天衣无缝。

研究所门口人来人往,还有不少外单位来办事的,这场闹剧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陈主任怕影响扩大,只能把我拉到一边,低声劝道:「顾微,你看这……要不你先安抚一下他们?这家人是出了名的难缠,真闹大了,对项目声誉不好。」

「安抚?怎么安抚?给钱吗?」我的心一点点沉下去,「陈主任,这笔钱我捐了,是为了让戍边的战士们能喝上一口热水,不是为了喂饱这群贪得无厌的鬣狗。」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委屈。」陈主任叹了口气,「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平息事态。舆论猛于虎啊,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炒作成科学家和普通民众的对立,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从我的头顶浇下。

是啊,在网络时代,真相往往不重要,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为国奉献一生的看门大爷」和一个「拿了百万奖金的冷漠科学家」,哪个标题更能吸引眼球,不言而喻。

王家人,就是抓住了这一点。

4.

果然,第二天,研究所的内部论坛和本地的几个生活资讯类公众号上,就出现了相关的帖子。

标题取得极具煽动性:

「寒心!北斗功臣竟是传达室大爷?百万奖金分配不均引争议!」

「是科学家太傲慢,还是我们忘了普通人的贡献?」

帖子里,王大爷一家被塑造成了默默奉献、却被遗忘的底层英雄。

而我,则成了一个独吞功劳、冷漠无情的精英阶层代表。

帖子里还配了图,是昨天王大爷坐在地上哭嚎,而我冷着脸站在一旁的照片。角度抓得极好,把我拍得像个冷酷的施暴者。

下面评论区炸开了锅。

「看了一辈子新闻联播,这贡献确实挺大的,哈哈哈哈!」

「楼上别笑,这家人就是纯粹的坏,想钱想疯了。」

「不好说,万一真有咱们不懂的科学呢?那个博士外孙不是说了吗?」

「不管怎么说,科学家拿一百万,给看门大爷分一点怎么了?都是给国家做贡献的,何必那么小气?」

理性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各种情绪化的言论中。

我知道,这是王家人开始发力了。

他们成功地把一个荒诞的勒索事件,扭曲成了一场阶级对立的舆论风暴。

刘娟更是变本加厉,每天准时到研究所门口静坐,脖子上挂个牌子,写着「科学家忘恩负义,还我精神损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