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深吸一口气,将前世记忆里那个项目最终惨败的关键点,用最简洁、最符合他当下“旁观者”身份的语言剖析出来:“爸,我是不太懂具体运营。但我看新闻,也听朋友聊过。那个海岛位置是偏了点,交通成本太高,普通游客负担不起。定位高端吧,可我们商氏在顶级度假市场根本没有品牌号召力,拿什么跟那些国际巨头争?还有,后续投入是个无底洞,万一资金跟不上……”他顿了顿,看着父亲越来越严肃的脸色,抛出了最致命的一击,“我听说,赵家那边,最近动作很大,似乎也看上了类似的项目,准备砸重金。”

“赵家?”商父眉头紧紧锁起。赵氏集团是商氏在本地最大的竞争对手,实力雄厚,行事狠辣。这个消息,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膨胀的信心气球。他开始真正审视儿子的话。交通成本、品牌短板、资金压力、虎视眈眈的强敌……这些隐患,之前并非没有看到,只是被雄心壮志选择性忽略了。此刻被儿子如此直白地点破,再结合赵家可能的动作,一股寒意悄然爬上商父的脊背。

病房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日光灯管低沉的嗡鸣。商父放下削了一半的苹果,拿起纸巾慢慢擦着手,眼神锐利地在儿子脸上逡巡。他发现儿子变了。车祸醒来后,那双总是带着点漫不经心或是对许星窈痴迷的眼睛里,沉淀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冷静和……沧桑?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十岁。他提出的问题,虽然角度略显稚嫩,却精准地戳中了项目的要害。

“这些……我会重新评估。”商父最终沉声说,语气不再强硬,反而带着一丝慎重,“你好好休息,别瞎操心。”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商时砚知道,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父亲是个谨慎的商人,前世若非被自己对许星窈的执念裹挟,未必会如此孤注一掷。只要他不再做那个推波助澜的“败家子”,事情就有转机。

接下来的几天,商时砚像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他谢绝了所有狐朋狗友的探视,只让母亲带来几本厚重的金融和商业案例书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将前世的记忆碎片与书中的理论一一印证、整合。他需要知识作为武装,更需要一个明确的、不引人怀疑的起点。前世他浑浑噩噩,错过了太多机遇。这一世,他必须抢跑。

一个模糊但极具潜力的方向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本地生活服务整合平台。这是几年后才爆发的巨大风口。现在,智能手机刚刚普及,4G网络尚未铺开,正是布局的绝佳时机!他前世在底层挣扎时,亲眼目睹了这类平台如何深刻改变普通人的生活,也隐约记得一些关键节点和成功模式。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书本封面,眼神锐利如鹰隼。启动资金……是最大的难题。他需要说服父亲。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

许星窈窝在自家别墅宽大柔软的米白色沙发里,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精致却带着点娇纵不耐烦的脸。距离她发出那条分手短信,已经过去快一周了。

没有回复。

没有电话。

没有微信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