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最大的风口。”商时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他指着屏幕上勾勒出的简单架构图,“智能手机普及率正在爆发式增长,3G网络趋于成熟,4G已在路上。人们获取信息、满足生活需求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痛点:线下商户推广难、获客成本高;消费者获取本地生活服务信息效率低下、缺乏信任背书;传统黄页和点评模式的信息滞后、互动性差……然后,他抛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雏形:一个整合本地餐饮、娱乐、购物、便民服务等信息的移动应用平台,具备商户入驻、用户评价、优惠发布、在线预订/下单(初期以信息导流为主)等功能。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聚合。”商时砚强调,手指划过屏幕上“用户粘性”和“流量变现”的关键词,“核心在于建立信任体系和社区互动。通过真实的用户评价积累口碑,通过精准的优惠信息推送刺激消费,通过积分、会员体系提升用户粘性。流量起来后,广告、佣金、增值服务……都是清晰的盈利点。最重要的是,”他目光灼灼地看向父亲,“这是轻资产运营模式,启动资金需求远低于重资产的度假村项目,试错成本低,迭代速度快,一旦抢占先机,就是指数级的增长壁垒!”

商父靠在椅背上,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幕布上的每一个字,听着儿子逻辑严密、远超他这个年纪认知水平的分析。那些关于“用户痛点”、“流量池”、“变现模式”的新鲜词汇,像一颗颗投入他固有商业思维的炸弹。儿子描绘的蓝图,与他深耕多年的传统制造业和地产业截然不同,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却也散发着令人心跳加速的巨大诱惑力。

办公室内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中央空调送风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商父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敲击着,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权衡。海岛项目虽然被泼了冷水,但毕竟是他熟悉的领域,投入巨大,一旦放弃,前期沉没成本巨大。而儿子这个“生活+”计划,听起来很美好,但太过前沿,国内几乎找不到成功的对标案例,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风险同样不可小觑。

“想法……很大胆。”商父终于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但太理想化了。技术团队呢?市场推广呢?怎么让商户接受?怎么让用户习惯?这些都是烧钱的无底洞!我们商氏的家底,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地射向商时砚,“而且,时砚,你告诉我,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做好这个?你以前的心思,可从来没放在这上面。”

商时砚迎上父亲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他知道父亲在顾虑什么,也清楚自己最大的短板——缺乏实绩和信任。他平静地开口,抛出了一个让商父无法拒绝的条件:“爸,我只需要一个机会。我不需要动用集团的核心资金。您给我一笔‘天使投资’,数额您定,就当给我练手,也当是对这个方向的验证。如果失败,这笔钱算我欠您的,我以后按您的安排进公司,从基层做起。如果……”他眼神锐利,“我能证明它的价值,请您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