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遇图书馆
我,第一次在大学图书馆见到雪忆时,是三楼靠窗的位置。
那时,那里还残留着前一晚,雨水蒸发后的浅淡潮气。
九月的阳光,斜斜地从玻璃幕墙切进来,在她摊开的《海洋生态学》上,投了下菱形的光斑。
她握着黑色水笔的手,转得飞快。
笔杆在指间,划出流畅的弧线。
细碎的刘海,垂下来,恰好遮住眼底里,专注的光。
那天,我抱着刚打印好的建模比赛图纸,本想找个安静角落修改参数,却在路过她座位的时候,鬼使神差地停了脚步。
口袋里,明明揣着橡皮,我却偏偏要走过去,用出比平时低了一半的声音。
“同学,能借块橡皮用用吗?”
她抬头的瞬间,我听见胸腔里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阳光落在她纤长的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
那双眼睛,亮得就像浸在溪水里的玻璃珠一样。
她带着刚从书本里抽离的茫然,却又透着一股干净的韧劲。
她没说话,只是从笔袋里,掏出了一块白色橡皮递了过来。
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了我的手,带着微凉的温度,像是初夏清晨的露水。
那时候,我在学校也算小有名气。
不是刻意的炫耀,专业课成绩常年稳坐第一。
建模比赛、创业大赛的奖金拿得手发软。
抽屉里的奖牌,叠得能当镇纸用。
身边递情书的女生,从来没断过。
有的会在我实验楼门口,等半小时,只为递给我一杯热奶茶。
有的会把我的笔记,整理成精致的手账,扉页里写满了幻想的温柔。
室友更是常常调侃我。
“行走的奖学金收割机”。
“你要是想谈恋爱,排队能从教学楼排到校门口,然后还得再绕操场两圈。”
可我自己清楚,那些喜欢都太浅了。
像风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一样。
转瞬就会消失。
直到看见雪忆后,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一见钟情——
就像闷热的夏天,突然喝到了冰可乐。
气泡从舌尖窜到心里,带着麻酥酥的痒。
让人挪不开眼,也忘不掉那种悸动。
2 雪忆的秘密
后来,我总能在图书馆、实验室、甚至操场角落里遇到雪忆。
她话不多,每次见面只是点头打个招呼。
她做事,好像特别的努力,好像时间总是不够。
图书馆闭馆前,最后一个收拾东西的一定是她。
清晨,天色还没亮,就坐在操场看台上背专业术语的是她。
连实验报告都写得跟学术论文似的。
图表清晰,数据详实,老师在课堂上都拿着她的报告当范例。
雪忆,是努力型天才。
既有天赋,又愿意下苦功。
她取得的成绩,不比我少。
我渐渐的,开始主动找她说话。
有时候,是问专业课的问题。
有时候,是分享实验的心得。
直到有一次,我们在食堂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