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连想都不敢想。
我还订购了一箱来自勃艮第的红酒,尽管我以前只喝啤酒,并且觉得红酒又酸又涩。
我把这一切归结于心态的改变。
我问过AI:“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
AI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冰冷而“科学”。
“清理负面情绪后,大脑会释放更多空间用于接收积极信息,情绪碎片的重组会拓展您的兴趣边界,形成新的偏好模式,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恭喜您正在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多元化的自己。”
这个解释无懈可击。
我甚至开始享受这种“不属于我”的惊喜。
...
今天,公司组织了一场去邻市的团建,目的地是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古镇。
可当大巴车驶入镇口,看到那座斑驳的石桥和河边的老槐树时,一种强烈的既视感淹没了我。
我清晰地“记得”,在槐树下的第三块青石板上,刻着一个“安”字。
我鬼使神差地走过去,拨开上面的青苔。
一个深刻的“安”字,就在那里。
同事们都惊呆了。
“卧槽,林周,你来过这里?”
“你是不是偷偷做过攻略了?”
我笑着摇头,心里却泛起一丝寒意。
AI的解释再次弹出。
“这是‘感知漂移’现象,是情绪数据在云端交汇时,极低概率下发生的记忆片段映射,对您无害,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有趣的体验?
或许吧。
我不再去想这件事。
直到昨天晚上,我从梦中惊醒。
不是噩梦,我甚至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梦。
我只是突然坐起,心脏狂跳。
月光从窗外洒进来,我摊开自己的右手。
手心处,有一片黏腻的、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颜料。
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到一股淡淡的、混合着松节油和亚麻籽油的味道。
我冲进卫生间,用肥皂一遍又一遍地搓洗,那片红色却像是渗进了我的皮肤纹理。
我打开“清醒梦境”,质问AI。
“我手上的红色颜料是怎么回事?”
“正在检测您的夜间生理数据...您的睡眠质量良好,未见异常,关于您提到的‘红色颜料’,数据库中无相关记录,推测为现实接触物,建议您检查您的生活环境。”
AI的回答滴水不漏。
可我清楚地记得,我昨天一整天都在公司,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颜料。
这东西,是凭空出现在我手上的。
我看着镜子里自己平静的脸,第一次,对这个APP产生了一丝怀疑。
第3章
那片诡异的红色痕迹,三天后才彻底消失。
我试图说服自己,那只是一个意外,或许是蹭到了哪里没有注意。
但那种不安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在悄悄发芽。
我的好友李维,给我打了无数个电话。
自从我和苏晴分手后,他是唯一一个真正关心我的人。
“阿周,你最近到底在搞什么?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你别吓我,你可千万别想不开!”他在电话那头吼道。
“我没事,好得很。”我的声音平静无波。
“好得很?你少来这套!我听你同事说了,你跟变了个人似的,天天跟打了鸡血一样,你是不是受刺激过度,精神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