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一见如故”的聊天诀窍
人之本性喜好交往,追求友情。聊天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手段。善于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掌握“一见如故”的聊天诀窍,让我们能够接交更多的朋友。如何与素昧平生的人打交道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说好开场白
初次见面的开场白,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开场白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三种方法:
①攀认式: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同事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
②敬慕式: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③问候式:“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张,你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生,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2)找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说好开场白,仅仅是良好的开始。要聊得有味、聊得投机、聊得融洽,双方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认为,素昧平生,初次见面,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其实不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土,只要善于寻找,何愁没有共同语言?一位小学教师和一名泥瓦匠,两者似乎没有投机之处。但是,如果这个泥瓦匠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见,交流看法;如果这个小学教师正要盖房或修房,那么,两者可就如何购买建筑材料、选择修造方案沟通信息、切磋探讨。只要双方留意、试探,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爱好、某一类大家关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识者面前感到拘谨难堪,就因为没有发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3)注意掌握对方的心理
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留下深刻印象,还必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近期内最关心的问题,掌握其心理。例如,知道对方的子女今年高考落榜,因而举家不欢,你就应劝慰、开导对方,说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道理,举些自学成才的实例。
如果对方子女决定明年再考,而你又有自学、高考的经验,则可现身说法,谈谈高考复习需注意的地方,还可表示能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书。在这种场合,切忌大谈榜上有名的光荣。即使你的子女已考入名牌大学,也不宜宣扬。
(4)重视告别语
有了良好的开场,也要有良好的收场。“再会”之类的告别语千篇一律,太俗太空,要努力设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如“祝你成功,恭候佳音!”良好的祝愿会使对方受到鼓舞;“今天有幸结识你,愿从此常来常往!”热情洋溢的语言会使对方受到感染。
以上四条秘诀看似简单,但要做好,还得遵循:情要热,语要妙的原则。情热,就是有满腔热情,直率真诚,不虚假,不做作,不吹牛,不炫耀自己;语妙,就是措辞得当,出言有礼,吐语生辉,忌喋喋不休地讲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情热而语妙,纵使萍水相逢,也会一见如故。
聊天哲语
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聊天,就像我们需要呼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