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汉武帝建元六年,长安城已褪去初春的料峭,朱雀大街上车马络绎不绝,商铺鳞次栉比,一派盛世繁华。林府位于长安城西的高门坊,朱门铜环,庭院深深,比起齐郡时期的侯府,更添了几分帝都的雍容气度。

林武身着锦袍,正坐在书房内翻阅账目。他年近四十,面容刚毅,眼神沉稳,接手家主之位已有十余年。在他的打理下,林家产业稳步扩张,尤其是在丝绸和漕运方面,已成为关中数一数二的大户。桌案一角,那枚“林”字玉佩静静躺着,温润的光泽映着窗外的天光。

“父亲,这是今年西域商队的清单,您过目。”长子林越推门而入,将一卷竹简递上。林越二十岁,继承了祖父林文的儒雅,也有着父亲林武的干练,是林武心中属意的下一任继承人。

林武接过竹简,细细查看。西域商队是林家近几年新开辟的路子,主要贩运丝绸、茶叶,换回西域的良马、玉石,利润丰厚。但这条路也凶险,不仅要穿越荒漠戈壁,还要应对沿途小国的盘剥和匈奴的袭扰。

“玉石的成色比去年好,但数量少了三成。”林武眉头微蹙,“商队领队怎么说?”

“王领队说,匈奴最近在河西一带活动频繁,不少商队都被劫掠了,他们为了避开匈奴,绕了远路,耽误了行程,还损失了几匹骆驼。”林越答道。

林武放下竹简,看向窗外。他知道,匈奴一直是大汉的心腹大患,自高祖白登之围后,汉朝对匈奴多采取和亲政策,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今的天子年轻气盛,雄心勃勃,恐怕不会满足于这种屈辱的和平。

“看来,西域的生意要暂时收敛一些了。”林武沉吟道,“让王领队休整一段时间,密切关注边境动向,等局势明朗了再说。”

“是,父亲。”林越应声,又想起一事,“对了,昨日廷尉府的张大人派人来,说想请父亲过府一叙,似乎是关于盐铁生意的事。”

林武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盐铁是林家的重要产业之一,虽然七国之乱后朝廷加强了对盐铁的管控,但林家凭借多年的人脉和经验,仍占据着不小的份额。廷尉府突然提及此事,绝非偶然。

“知道了,我明日去一趟。”林武挥挥手,让林越退下。

待书房只剩自己一人,林武拿起桌上的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祖父,您说,朝廷是不是要对盐铁动手了?”

悬浮在半空的林辰听到这话,意识微微一动。他一直在关注着朝堂动向,模拟器面板上的“历史节点预警”早已亮起:【预警:汉武帝元光元年起,将逐步推行盐铁官营、推恩令等政策,削弱地方豪强与诸侯势力。】

这几年,汉武帝刘彻登基,虽然初期受制于窦太后,但早已显露出锐意进取的姿态。如今窦太后去世,汉武帝亲政,必然会推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而盐铁官营和推恩令,正是其中最关键的两项。

盐铁官营,意味着国家将垄断盐和铁的生产与销售,这对林家这样依赖盐铁产业的家族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推恩令则是针对诸侯,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从而削弱诸侯势力,但这一政策也可能波及到列侯,影响其食邑和地位。

林辰知道,必须提醒林武早做准备。他凝聚起意识,调动模拟器的能量,开始酝酿一场托梦。

是夜,林武梦见了祖父林辰。梦中,林辰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手指划过关中、关东、西域等地,沉声说道:“武儿,如今的天子,非文景二帝可比,他志在四方,必欲加强集权。盐铁之利,乃国之根本,朝廷绝不会长期放任民间经营。还有那些诸侯,虽经七国之乱元气大伤,但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必然会有新的政策加以约束。”

“祖父的意思是……”林武在梦中问道。

“盐铁产业,要逐步脱手。”林辰的声音清晰传来,“可以将一部分产业低价转让给朝廷信任的官员,结好于上;另一部分则转为地下,保留技术和渠道,以待时机。至于诸侯方面,我林家已是关内侯,食邑在关中,与关东诸侯牵连不深,只需谨守本分,不参与任何纷争即可。”

林武醒来,梦中的话语犹在耳畔。他知道,祖父的警示绝非空穴来风。第二天,他去廷尉府拜访张大人,果然从对方的言谈中察觉到朝廷即将推行盐铁官营的迹象。张大人隐晦地表示,若林家能主动配合,朝廷定会念其功劳,给予优待。

回到府中,林武立刻召集核心族人商议。“朝廷要推行盐铁官营,这是大势所趋,不可违抗。”林武开门见山,“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提前布局。”

他按照梦中祖父的指引,做出了详细安排:将位于河东、蜀地的几处大型盐场和铁矿,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转让给了几位在朝中颇有分量的大臣,其中就包括汉武帝的心腹大臣卫青的姐夫公孙贺。这一举动,既向朝廷表明了林家的顺从态度,又结好了新的权贵。

同时,林武暗中保留了几处小型盐场和铁矿,由最忠心的家仆掌管,转入地下经营。这些产业规模不大,隐蔽性强,足以维持林家对盐铁技术的掌握和部分私下交易。

对于西域的生意,林武听从了林越的建议,暂时停止了大规模商队出行,只保留了几支小规模的秘密商队,负责传递消息和进行一些高利润的奢侈品交易。

做完这一切,林武心中稍安,但他知道,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元光元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官方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这一政策虽然看似与商业无关,但对世家大族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林家世代经商,子弟多注重实用之学,对儒学并不十分重视。林武意识到,若想在新的时代立足,必须让家族子弟学习儒学,融入主流社会。

他特意聘请了一位名儒来府中教导子弟,并让长子林越带头,潜心研读儒家经典。林越聪慧好学,很快就对儒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见解甚至得到了那位名儒的赞赏。

林辰看着这一切,心中颇为欣慰。他知道,一个世家要想长久传承,不仅要有雄厚的财力,还要有文化底蕴和政治影响力。林家从经商起家,如今开始重视儒学,正是向文化世家转型的开始。

元朔二年,汉武帝正式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统辖。这一政策表面上是恩及诸侯子弟,实则是将诸侯国越分越小,削弱其势力。

推恩令的推行,虽然主要针对诸侯王,但也让列侯们人心惶惶。林武作为关内侯,食邑两千户,虽然地位远不如诸侯王,但也担心朝廷会进一步削弱列侯的权力。

他再次向玉佩祷告,希望得到祖父的指引。

林辰通过模拟器的“模拟推演”功能,对几种可能的应对方案进行了推演:

【方案一:主动上交部分食邑,以示忠诚。推演结果:朝廷会嘉奖其忠诚,但食邑减少,家族收入受损,短期内声望提升,长期影响中性。】

【方案二:保持现状,静观其变。推演结果:朝廷可能会认为其态度消极,虽不会立即发难,但可能在后续政策中加以限制,风险中等。】

【方案三:利用家族财力,资助朝廷的军事行动(如对匈奴作战),换取信任。推演结果:短期内耗费巨大,但能获得皇帝的信任和赏识,为家族争取更多发展空间,长期收益显著。】

经过反复权衡,林辰选择了第三种方案,通过托梦告知了林武。

林武接到祖父的指引后,毫不犹豫地决定执行。他拿出家族积蓄的一半,资助朝廷在朔方郡修建城池,又捐献了大量的粮草和马匹,支援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对匈奴的作战。

汉武帝得知后,龙颜大悦,不仅下旨嘉奖了林武,还将其食邑增加到三千户,并特许林家参与皇家的一些采购项目。这不仅弥补了林家在盐铁官营中遭受的损失,还为林家打开了通往更高层的大门。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匈奴从此远遁,漠南无王庭。汉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长安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林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凭借着与朝廷的良好关系,林家的丝绸生意打入了宫廷,成为皇后卫子夫和诸位公主的首选;漕运业务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将南方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

林越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成熟起来。他不仅精通儒学,还颇有商业头脑,在处理家族事务时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提出了“以商养文,以文辅商”的理念,鼓励家族子弟读书求学,考取功名,同时也不放弃商业经营,让林家在官、商两界都能立足。

林武对长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开始逐步将家族事务交给林越打理,自己则退居幕后,专注于维系与朝中权贵的关系。

林辰看着林家的发展,心中感慨万千。从秦末的艰难求生,到汉初的立足齐地,再到如今在长安的兴盛,林家经历了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大汉王朝站稳了脚跟。模拟器面板上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家族模拟器】

当前宿主:林辰(灵魂状态)

家族存续状态:鼎盛(关内侯府,食邑三千户,产业涉及丝绸、漕运、奢侈品、土地租赁等,遍布关中、关东、江南地区)

家族声望:国望

家族资产:八百五十万钱

家族成员:

- 林武(家主,52岁,关内侯)

- 林越(嫡长子,32岁,继承人,已通过举孝廉入仕,任太常博士)

- 林衡(次子,28岁,掌管江南漕运)

- 林姝(长女,25岁,嫁与御史大夫之子)

……(其余成员略)

已激活功能:托梦、历史节点预警、成员资质鉴定、模拟推演

看着“家族声望:国望”这一行字,林辰知道,林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性世家。但他也清楚,盛极而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汉武帝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将会给大汉王朝带来一场巨大的动荡,林家也难以置身事外。

“越儿,该让你知道一些事情了。”林武在一个深夜,将林越叫到书房,拿出了那枚传家玉佩,“这枚玉佩不仅是林家的传家宝,更是我们林家的根基。你的曾祖父,也就是我的祖父林辰,他的魂灵就寄存在这玉佩之中,一直指引着我们林家前行。”

林越虽然早已从父亲和祖父的只言片语中听过一些关于曾祖父的传奇,但听到这话还是十分震惊。他接过玉佩,只觉得一股温润的暖流从指尖传来,仿佛真的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其中涌动。

“父亲,这……”

“你无需怀疑。”林武打断他的话,“这些年,林家能一次次化险为夷,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你曾祖父的指引。如今,你已入仕,成为家族的继承人,这枚玉佩,也该交到你的手中了。”

林越双手接过玉佩,郑重地捧在胸前,眼中充满了敬畏和决心。“父亲放心,孩儿定当不负先祖和父亲的期望,守护好林家,让林家的传承延续下去。”

林辰悬浮在书房的角落,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期待。林越不仅有商业才能,还步入了仕途,这意味着林家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商业世家,而是向着官宦世家迈进。这对于林家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但他也知道,官场比商场更加凶险,尤其是在汉武帝晚年的政治漩涡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他打开模拟器的“历史节点预警”,上面清晰地显示着:【预警:汉武帝征和二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被杀,大量官员、贵族受到牵连。】

距离巫蛊之祸爆发,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林辰知道,他必须帮助林越做好准备,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玉佩在林越手中微微发烫,仿佛在提醒着他身上肩负的重任。窗外,长安城的夜色深沉,星光璀璨,而一场潜藏的危机,正在这盛世的繁华之下悄然酝酿。林家的命运,将在这场风云变幻中,迎来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