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雷宇的父母对他的要求极为严苛,他们可以满足雷宇所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但唯一的要求就是,雷宇要做个成绩优秀的乖孩子。

雷宇的父亲常说,“我和你妈都只有初中文化,白手起家,累死累活才有了我们家现在的生活。我们不想你走了我们的老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不像你想得那么容易,其中的辛酸是你承担不了的,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

雷宇听了父母的话,认真努力,可成绩就是一般,达不到他们的标准。

雷宇:“我就不是读书那块料,两个普通人的基因,怎么可能生出一个天才来,他们咋就不认命呢!”

雷宇的父母只看重结果,不在乎过程,他们为雷宇请了名校毕业的家教老师,认为这样做就是尽到了父母的责任。

可雷宇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鼓励,缺少关爱的他从小郁郁寡欢,父母的强压力更加压抑了他的性格,让雷宇变得内向又阴郁。

每次拿到考试分数,雷宇就要迎接一场来自父母的混合双打。

因为他无法成为第一名,成绩也总是停滞不前,没有进步,远远达不到父母给他定下的标准。

“你知不知道给你请的家教多少钱一小时?你真以为我和你爸赚钱这么容易的?”

“你去看看别人家的小孩有没有你这样的待遇?他们的父母能不能做到我们这样?”

“你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最好的?就这你还有什么不满足?连学习这唯一一件需要你操心的事情都做不好?”

“你就是这样回报父母的吗?我和你妈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真是一点都不能体会我们的用心良苦!”

种种质问的话语,让雷宇的耳朵早就听出了茧子。

他也不想让父母失望,可他真的努力了,结果不尽人意而已。

两把戒尺轮流落在他的脊梁和胳膊上,相比较于身体上的疼痛,雷宇心里更加难过。

小小年纪的他常常认为自己就是个罪人,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浪费父母的心血。

同时他也会想,“爸妈真的爱我吗?还是他们只爱一个听话优秀的孩子?”

这些疑问雷宇终究还是没能问出口,因为他并不认为他和父母之间熟悉到了可以贴心交流的程度。更因为父母撒气过后,他要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家。

每到夜晚,黑暗和寂静就如同杀人于无形的沼泽般,将雷宇吞噬包裹。

他的喜怒哀乐憋在心里,不知该向谁分享,只能任由自己在这沼泽中慢慢下坠,直到身体没了知觉,他也就把满腹情绪短暂抛到脑后去了。

8

雷宇:“我宁愿我们家没钱,过普通的生活就好,至少爸妈能够陪在我身边。其实我上学时最羡慕的就是我们班的贫困生,他爸是残疾人,妈妈在学校门口卖豆浆。可他爸爸每天都会坐轮椅来给他们娘俩送饭,他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去帮他妈妈收摊。明明日子都过得那么苦了,他们却很开心。”

可雷宇从父母那里接收到的教育却是,只有能给孩子提供优越条件的才是合格的父母,如果像他这样有钱人家的孩子都不快乐,那么穷人家庭只会过得更苦、更郁闷。

雷宇站在远处,看着同学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远去,他每次放学路过这里的时候都忍不住驻足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