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雾之下,青穹之上
一、蜂巢的锈色黎明
2149年,赤雾笼罩地球的第十七个年头。
陆沉的靴子踩在“蜂巢”B7层的锈钢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吱呀声。通风管道里传来风机老化的轰鸣,混着赤雾渗透过滤器的微弱嘶鸣,成了这座地下掩体永恒的背景音。他攥紧怀里的维修工具包,金属棱角硌着肋骨——刚才管委会的人又催了,西区的空气净化塔再修不好,B7到B10层的氧气配额就要再削减三成。
“陆师傅,这边!”管道工阿伟的喊声从拐角传来,声音里带着哭腔。
陆沉加快脚步,转过堆满废弃零件的过道,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口一沉:净化塔的核心滤芯彻底崩解,暗红色的锈迹爬满内壁,像凝固的血。更要命的是,连接滤芯的能量导管被腐蚀出了细密的孔洞,淡紫色的能量液正顺着孔洞滴落,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
“还有救吗?”阿伟搓着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的女儿在B9层的育儿舱,那里的氧气浓度已经降到了临界值,再降下去……
陆沉蹲下身,指尖划过腐蚀的导管,冰凉的触感里带着细微的震颤。“能修,但需要新型密封胶和备用导管。”他抬头看向阿伟,“管委会那边有存货吗?”
阿伟苦笑摇头:“别提了,李管事说存货优先供给上层,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他还说……还说B7以下的人本来就是‘冗余人口’。”
“冗余人口”四个字像针一样扎进陆沉的耳朵。十七年前赤雾灾变,地表被有毒气溶胶覆盖,百分之九十的人类死于呼吸道腐蚀或基因变异,剩下的人躲进各国修建的地下“蜂巢”。而蜂巢的规则从来简单:上层掌握资源,下层苟延残喘。
他摸出胸口的旧吊坠,打开夹层——里面是张褪色的全息照片,十岁的妹妹陆星举着一朵向日葵,笑得露出豁牙。照片拍摄于灾变前一年,那时的天空还是蓝色的。三年前,陆星所在的B3层爆发“雾蚀症”,被管委会强行送往“隔离区”,从此杳无音信。陆沉留在B7层当机械师,就是为了攒够“通行点数”,总有一天要去隔离区找她。
“用旧导管拼接试试,密封胶我有办法。”陆沉收起吊坠,语气坚定。他想起藏在住处地板下的私货——那是从废弃医疗舱里拆出来的生物密封胶,本来想留着换通行点数,现在看来只能先挪用了。
两人忙到深夜,终于用三根旧导管拼出了可用的管线,生物密封胶遇氧膨胀,刚好堵住了腐蚀的孔洞。当净化塔重新启动,清新的空气涌入管道时,阿伟激动得差点哭出来:“陆师傅,你真是救了我们一命!”
陆沉摆摆手,刚要离开,手腕上的个人终端突然亮起红色警报——是管委会的强制通知,要求所有B7层以上的居民前往中央广场集合,说是有“重大公告”。
中央广场挤满了人,昏暗的灯光下,人们的脸上写满不安。广场中央的全息屏幕突然亮起,管委会主任陈敬之的脸占据了整个画面。他穿着笔挺的白色制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与台下衣衫褴褛的人们格格不入。
“各位蜂巢居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陈敬之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带着刻意营造的温和,“经过十七年的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净化赤雾’的方法。三天后,我们将启动‘青穹计划’,向平流层发射催化导弹,分解有毒气溶胶。届时,人类将重新回到地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