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顾知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继续着自己的计划,白天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晚上则开始暗中梳理前世的记忆碎片,重点关注苏家陷入债务危机的时间线和关键节点。

第一个致命的节点,很快就要到了——父亲苏明远即将将一大笔资金,连同抵押部分固定资产获得的贷款,投入陆宸极力推荐的那个“稳赚不赔”的海外新能源项目。这个项目前期会有些虚假的利好信号,但很快就会因为技术漏洞和政策突变而暴雷,资金血本无归,成为压垮苏家的第一根沉重稻草。

必须阻止这件事!

直接告诉父亲那是陷阱?不行。父亲对陆宸这个“乘龙快婿”信任有加,甚至带着一丝巴结,绝不会相信她空口无牙的指控,反而可能打草惊蛇,让陆宸提高警惕。

她需要证据,或者,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

顾知遥闭上眼睛,前世关于这个项目的零星信息在脑中飞速组合、过滤。她记得暴雷后的一些分析报道,提到过该项目核心技术团队的一名首席科学家,似乎早在项目启动前就因学术造假问题被原机构调查,但消息被压了下来。

找到了突破口!

她立刻打开电脑,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利用这几天恶补的计算机和网络搜索技巧,加上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她精准地定位到国外几个小众的学术论坛和科研人员匿名爆料网站。

大量的英文、德文技术术语和讨论帖子在她眼前闪过。她的阅读速度快得惊人,迅速筛选着信息。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她发现了几个月前关于那位首席科学家的匿名质疑帖,虽然语焉不详,但提到了其早期一篇论文的数据异常和被某顶级期刊秘密撤稿的经历。

这些信息零散且未被证实,不足以作为法庭证据,但足以引起警惕。

顾知遥没有犹豫。她注册了一个匿名邮箱,将这些论坛链接、截图、以及她自己用严谨商业分析语气写成的风险提示(刻意模仿了某家著名风险评估机构的行文风格),整合成一份简洁的报告。

然后,她选择了父亲最信任、也最谨慎的一位老部下——在苏家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财务总监陈伯伯的私人邮箱,将邮件发了出去。发送时间设定在深夜。

做完这一切,她深吸一口气。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天,她特意回了一趟苏家。借口是母亲上次说想她了,回来吃个便饭。

饭桌上,父亲苏明远果然兴致勃勃地又提起了那个新能源项目,对陆宸的“关照”感激不尽。

“爸,”顾知遥放下汤碗,状似无意地开口,“我前几天参加一个茶会,听到一些闲话,好像是关于什么海外项目造假什么的,听着挺吓人的。您那个项目,各方面都调查清楚了吗?尤其是国外那边合作方的情况。”

苏明远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哎,女人家的茶话会能听到什么正经消息。都是瞎传!小宸介绍的项目,还能有错?他那边团队做过尽调的。”

“尽调也可能有疏忽的时候。”顾知遥语气温和,却坚持,“我听说现在有些海外项目,专门做漂亮的报告骗国内投资人的钱。要不然,咱们再缓缓,让陈伯伯他们想办法从其他渠道再深入核实一下?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的背景,查清楚点总没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