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清,谢谢。
等我赚了钱,
一定让你吃上白面馍馍。”
林凡郑重承诺。
苏婉清脸一红,
低下头:
“林凡哥你快休息吧,
我…我先回去了,
奶奶该担心了。”
送走苏婉清,
林凡躺在冰冷的土炕上,
尽管身体极度疲惫,
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成功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明天,
将是验证这蕨根粉价值的关键。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林凡就醒了过来。
他迫不及待地取下吊着的粉包,
打开一看,里面的湿粉已经结块,
虽然还不够干燥,
但已经可以取用了。
他小心地刮下一些粉块,
放在碗里。
又烧了点热水,
一边慢慢倒入,
一边用树枝快速搅拌。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灰色的粉末在热水的作用下逐渐变得
透明、
粘稠,
最后凝结成一大块灰黑色却晶莹剔透的膏状物——
蕨根凉粉初步成型!
等待凉粉冷却的间隙,
林凡开始思考如何售卖。
直接卖干粉?
价值不高,且古人未必认得。
卖凉粉?
需要调料,成本增加,但附加值也高。
他想起现代街头凉粉摊的吆喝,
心中有了主意。
他将初步凝结的凉粉切成小块,
又忍痛用最后几文钱
(原主不知藏在哪个角落的遗物)
去村里唯一的小杂货铺换了
一小撮粗盐和一点点醋
——糖和酱油是想都别想的奢侈品。
他甚至灵机一动,
去河边摘了几片带有清香的植物叶子,
捣碎取汁充当绿色香料。
一碗简易版,
甚至可说是寒酸版的凉粉调料就做好了。他尝了一小块拌好的凉粉,
口感爽滑,
带着蕨根特有的清香,
虽然调料简单,
但在这缺乏油水的古代乡村,
已算得上是一道新奇清爽的美味。
他用破陶罐装好凉粉块和调料汁,
用旧布包好,
又向苏婉清借了个旧背篓,
便拖着依旧虚弱但充满希望的身体,
朝着记忆中几里外的一个小河码头走去。
那里有些搬运工人和来往的小船,
或许能找到顾客。
日头渐高,码头开始忙碌起来。
扛包的脚夫,
等船的客商,
小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
林凡找了个稍微干净点的角落,
铺开一块破布,将陶罐和碗摆好。
他深吸一口气,
压下现代人初次摆摊的尴尬,
学着旁边小贩的样子,开始吆喝:
“来看一看,尝一尝嘞!
清爽解暑的仙草凉粉!
独家秘制,不好吃不要钱!”
“仙草凉粉”
这个名字是他灵机一动想的,
增加点神秘感和吸引力。
他的吆喝
和面前那盆黑乎乎却晶莹剔透的“凉粉”,
果然吸引了一些好奇的目光,
但多是看看,无人问津。
脚夫们嫌不当饱,
客商们看其简陋,不愿尝试。
时间一点点过去,
日头越来越毒,
林凡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难道判断失误?
古代人不接受这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