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镇抚司,北衙,天字号密室。

这里是整个镇抚司最深、最隐秘的所在。青石为墙,玄铁为门,除了一扇位于顶端、仅容天光投入的窄小气窗,再无半点与外界相通的孔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卷宗的霉味与淡淡的檀香混合的气息,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陈凡盘膝坐于一张蒲团之上,面前,是一盏孤零零的油灯,豆大的火苗轻轻跳跃,将他的影子投射在背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上,拉扯出扭曲而巨大的轮廓。

门外,两名气息悠长的镇抚司顶尖好手,如雕塑般侍立,他们的存在感若有若无,却像两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彻底断绝了陈凡任何物理脱逃的可能。

这便是陆玄给予他的“便利”。一个看似拥有了极大权限,实则被置于更严密监控之下的华美囚笼。

距离“三日之约”的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时辰。

这两个时辰里,陈凡没有去碰触那些足以让任何文官都头疼欲裂的卷宗。他只是静坐,调息,将龙象般若功在体内缓缓运转,恢复着连日来审讯与对峙所消耗的精力,同时,也将自己的心,沉入绝对的冷静之中。

他知道,陆玄一定在用某种方式,窥视着这里的一举一动。

他表现得越是镇定,越是胸有成竹,陆玄心中的疑虑与期待就会越重。而这,正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直到他感觉自己的精气神都已恢复至巅峰,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再无半分疲惫,只剩下古井无波的清明时,他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时机已到。

他伸出手,看似随意地从怀中取出了那张被他体温捂热的,画着假地图的薄纸。

这是陆玄检查过,并允许他带进来的“私人物品”。在陆玄看来,这或许是陈凡家人一种天真的期盼,又或是一种扰乱视线的伎俩,无伤大雅。

陈凡将纸条在灯火下展开,目光落在背面那两个清秀的名字——“沐清”之上。他的指尖,在那两个字上,以一种外人看来毫无规律,实则蕴含着特殊韵律的节奏,轻轻拂过。

这是一种他和苏沐清在前世便约定好的暗号手法,模仿的是一种名为“拨弦劲”的内家功夫发力技巧,通过特定的指法与力道组合,可以触发隐藏的机关。

随着他最后一根手指的划过,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那两个墨字的表面,一层比蝉翼还要纤薄的透明蜡层,在指尖劲力的震动下,无声地碎裂,化作了几乎看不见的粉尘。而被蜡层封住的,隐藏于墨迹之下的秘密,终于显露了出来。

在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一行以特殊药水写就的淡褐色小字,如同从纸张深处浮现而出,散发着淡淡的兰草清香。

“真血书,在张伯谦之手。此人好兰,藏于鬼市‘兰因阁’。”

短短一句话,却包含了破局的所有关键要素!

目标人物:张伯谦。

关键证物:真血书。

人物特征:好兰。

藏匿地点:鬼市,兰因阁。

陈凡的眼中,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温柔与赞叹。

沐清,可卿……她们做到了!她们不仅送来了情报,还用如此天衣无缝的方式,将这足以扭转乾坤的惊天秘密,送到了这座大夏王朝最森严的牢笼之中!

然而,下一刻,这抹温柔便被更加凝重的思绪所取代。

情报已经到手,可它,却成了一只被关在笼中的信鸽,无法飞出这片天地。

他身处天牢,一举一动皆在陆玄的监视之下,如何将这串至关重要的名字与地点,传递给外面的祖母,传递给正在焦急等待的苏沐清?

这,才是“三日之约”中,最难,也最致命的一步!

他不能写信,不能言语,甚至不能做出任何可能引起怀疑的举动。

他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一种能让陆玄,心甘情愿地,亲自为他传递消息的方法!

陈凡的目光,缓缓移向了身边那堆积如山的卷宗。

灯光之下,那些泛黄的纸页,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宫。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座迷宫中,为陆玄,也为外面的“北风”网络,铺设一条通往真相的,唯一的道路。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张已经完成使命的纸条,凑到油灯前,火苗一卷,纸条瞬间化为飞灰,连同上面所有的秘密,一同消散在空气中。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走到了那堆卷宗前。

这些卷宗,记录了三年前科场舞弊案从案发到审结的所有文书、口供、证词,以及后续三年来,镇抚司对此案的所有追踪调查记录。其数量之庞大,内容之繁杂,常人穷尽一月也未必能看完。

但陈凡,有过目不忘之能!

他没有丝毫犹豫,抽出了最上面的一本卷宗,翻开了第一页。

他的阅读速度,快得惊人。双眼如同两道电光,在字里行间飞速扫过,一页页的内容,被他完整地、清晰地复刻进脑海之中。

时间,在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从黄昏到深夜,陈凡不饮不食,不动如山,仿佛化作了一尊贪婪的雕像,疯狂地吸收着这三年来所有的信息。

他看到了主犯赵谦的背景,一个颇有才华却屡试不第的寒门学子。

他看到了涉案官员的名单,从礼部侍郎到地方小吏,牵连甚广。

他看到了所有人的口供,在镇抚司的酷刑之下,那些证词是如何变得“天衣无缝”,最终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那个从未认罪的赵谦。

渐渐的,一张笼罩在三年前那场科考之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然而,他寻找的,并非是案件本身的真相。

他要找的,是一个“点”。

一个可以被他利用,被他重新定义,被他巧妙地,与“鬼市”和“兰因阁”联系在一起的,微不足道的“点”!

夜色渐深,油灯里的灯油已经换过一次。

门外守卫的呼吸,依旧平稳悠长,显示出极好的耐心。

就在此时,陈凡翻阅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

他的手指,停留在了一份毫不起眼的副卷之上。

这份卷宗,记录的是案发后,对所有涉案人员家产、人脉进行清查的记录。而他手指停留的地方,是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名字。

钱三。

此人,时任贡院的一名杂役,负责考场内的茶水供应。案发后,因被查出收受了考生的一锭银子,为其多送了一壶热水,被以“行止不端”为由,杖责二十,逐出京城。

在整桩惊天大案中,他连一朵小小的浪花都算不上,只是被大潮卷起的一粒沙尘,卷宗上对他的记录,也仅仅只有寥寥数笔。

但其中一句话,却让陈凡的瞳孔,微微一缩。

“……据其同乡交代,钱三此人,无甚家资,唯好收集古旧之物,常流连于西城鬼市,以捡漏为乐……”

鬼市!

找到了!

陈凡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继续向下看去。在卷宗的末尾,负责调查的校尉,用朱笔批了一行小字。

“此人罪轻,已于德胜门放出,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

好一个不知所踪!

一个完美的,可以用来承载所有故事的“失踪者”!

陈凡的脑海中,无数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碰撞,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瞬间成形!

他缓缓地,将这份卷宗抽了出来,又从另外几摞卷宗中,精准地抽出了另外两份看似毫不相干的文书。

一份,是关于主犯赵谦生平喜好的调查记录。

另一份,则是三年前京城所有知名书画、古玩店铺的背景排查档案。

他将这三份卷宗,整齐地并排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在脑海中,开始编织一个故事。

一个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足以让陆玄这样多疑的枭雄,都信以为真的故事!

半个时辰后,他睁开了眼。

眼中,已是一片成竹在胸的澄澈。

他站起身,走到那扇冰冷的玄铁门前,抬起手,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

“咚,咚,咚。”

门外,两名守卫的呼吸声,出现了一丝变化。片刻之后,门上一个小小的窥视窗被打开,一双锐利的眼睛,从外面投了进来。

“何事?”声音冰冷,不带感情。

“我要见陆大人。”陈凡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我有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