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蒸馏取水(适用于无淡水场景,如荒岛):
- 材料:挖一个直径1米、深度50厘米的坑,坑底放一个容器(如竹筒、贝壳),在坑内铺一层潮湿的沙土/海沙(若为海沙,需先用水浸泡后沥干,减少盐分),再在坑上方覆盖一层透明塑料布(现实中可用塑料袋,孤岛中可用大叶片+透明树脂,或直接用树皮覆盖但效率较低),用石头将塑料布边缘固定,在塑料布中心放一块小石子(使塑料布下垂,正对容器上方)。
- 原理:阳光照射使坑内水分蒸发,水蒸气在塑料布上凝结成水滴,滴入容器中,得到淡水(每天可收集500-1000毫升,取决于日照强度)。
5. 植物蒸腾取水:选择“枝叶茂密的树木”(如榕树、桉树),用透明塑料袋套住一根粗壮的树枝(袋口朝下,用藤蔓扎紧),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小孔,下方挂一个容器——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分会凝结在塑料袋内壁,顺着袋壁流入容器(每天可收集100-300毫升)。
6. 岩石渗水收集:在岩石缝隙较多的地方,用树叶/茅草铺在缝隙下方,再用容器接住——雨水或地下水会从岩石缝隙渗出,滴落在树叶上,流入容器(适合潮湿天气)。
- 水源净化的4种实用方法(避免中毒):
1. 沉淀法:将收集到的水倒入容器(如竹筒、陶罐),加入少量“明矾”(若孤岛有明矾矿)或“草木灰”(燃烧后的灰烬,取上层清液),搅拌均匀后静置2-4小时,水中的泥沙、杂质会沉淀到底部,取上层清液使用(仅去除杂质,无法杀菌)。
2. 过滤法:制作“多层过滤器”——用竹筒(底部钻小孔)或树皮卷成筒状,从下到上依次铺“鹅卵石(直径5-10厘米)→粗沙→细沙→干净树叶→活性炭(若有燃烧后的木炭,敲碎后使用)”,每层厚度10-15厘米,将水缓慢倒入过滤器,下方用容器接住(可去除杂质、部分异味和微生物,过滤后需进一步消毒)。
3. 煮沸消毒(最有效):将过滤后的水倒入容器(如陶罐、竹筒,竹筒需先用水浸泡,避免燃烧时炸裂),用火堆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5-10分钟(海拔高的孤岛需延长煮沸时间,因气压低沸点低),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寄生虫卵。
4. 阳光消毒(无火种时备用):将过滤后的水倒入透明容器(如玻璃瓶、透明塑料瓶,孤岛中可用掏空的透明果实壳),拧紧盖子(或用干净树叶封口),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