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婆婆一直喋喋不休地数落我:“……不会砍价,不会省钱,以后怎么持家?我看周任挣那点钱都不够你败活的……”
我忍着一肚子火:“我也挣钱的,不是只有周任自己一个人挣钱。”
婆婆却还是在喋喋不休,我闷头走路,一句话都不想跟她说。
2
晚上,我实在憋不住,跟周任抱怨:“你不知道妈今天在超市多丢人!非说刘姐的西红柿不好,结账时还非要人家送菜送蒜!刘姐之前经常给我抹零送东西,而且当时在场的还有几个邻居,他们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
周任叹了口气,放下手机,揉着眉心:“老婆,你别生气,妈就那样,在农村苦惯了,节俭,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跟人讨价还价都成习惯了。”
“现在条件好了,但这毛病改不了,她不是故意的,你就多担待点,忍一忍,毕竟是老人,让着她点。”
“忍?怎么忍?”我委屈极了,“她是节俭吗?她那是占小便宜没够还得罪人!这不是钱的事,是脸面的事!再这么下去,小区里都没人愿意搭理我们了!”
“没那么严重……”周任试图安抚我,“时间长了,大家知道妈就这性格,就好了。”
“好不了!”我斩钉截铁地说,“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什么叫尊重人!”
这次对话像过去许多次一样,无疾而终。
周任永远只会和稀泥,让我“忍让”。
而婆婆的讨嫌行为,却迅速从菜市场蔓延到了整个小区。
3
她看见邻居阿姨遛狗,会说:“养这玩意儿干啥?又费钱又脏,还不如养只土狗看门有用。”
看见小夫妻吵架,她会凑上去“劝”:“哎呀,女人家要忍让,不然老公不要你了咋办?”
听说谁家孩子没考好,她立马现身说法:“我看就是打得少,我们家周任小时候不听话,他爸一顿揍就老实了,现在不也挺有出息?”
我几乎每天都能从不同邻居那里听到对我婆婆的“投诉”或“调侃”,每次我都只能赔着笑脸道歉,感觉自己的脸面被她按在地上摩擦。
我反复跟婆婆说:“妈,现在城里跟老家不一样,说话得注意点,不然容易得罪人。”
婆婆每次都一脸委屈,甚至反过来教育我:“我说啥了?我说的都是大实话!为他们好才说呢!现在的人啊,就是听不得真话,矫情!”
沟通彻底无效。周任的“忍让”政策,只会让婆婆变本加厉。
我觉得这个家,因为婆婆的到来,空气都变得压抑起来。
4
婆婆在小区里迅速“崭露头角”,其讨嫌功力与日俱增。
她仿佛自带雷达,总能精准找到别人开心或放松的时刻,然后一盆冷水浇下去。
那天下午,天气挺好,我下楼扔垃圾,看到几个邻居,包括赵阿姨,正坐在花园的长椅上聊天晒太阳。
赵阿姨我是知道的,为人热情,两个女儿都很有出息,大女儿是律师,小女儿在国外读博士,是她最大的骄傲。
我本来想扔了垃圾听几句就赶紧上楼。